[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蓄电池安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8493.3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5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孔彦博;张易雯;张佳毅;曹文耀;刘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H21/30 | 分类号: | B63H21/30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混合 动力 船舶 蓄电池 安装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蓄电池安装系统,包括第一储存组件、顶板和多个第二储存组件,多个所述第二储存组件叠加放置,多个所述第二储存组件位于第一储存组件的上方,所述顶板位于多个第二储存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一储存组件包括第一储存壳和多个第一托置机构,所述第一托置机构位于第一储存壳内侧,实现了现存的混合动力船舶中蓄电池的安装设备快速排出热量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蓄电池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蓄电池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驾驶船舶在海域内行驶体验大海的壮阔,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且随着环保的力度的加强,船舶生产商逐渐研发处新能源混合动力的船舶,混合动力船舶通常以蓄电池作为电力能源,减少环境的污染,但是现存的混合动力船舶中蓄电池的安装设备无法快速排出热量,导致蓄电池温度升高影响其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设计了本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蓄电池安装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蓄电池安装系统,包括第一储存组件、顶板和多个第二储存组件,多个第二储存组件叠加放置,多个第二储存组件位于第一储存组件的上方,顶板位于多个第二储存组件的上端,第一储存组件包括第一储存壳和多个第一托置机构,第一托置机构位于第一储存壳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为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的蓄电池提供安装设备,以便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增大蓄电池的散热效果,以便快速使蓄电池降温,同时便于根据蓄电池的规格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状态,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第一储存组件和第二储存组件的设置便于为蓄电池的安装提供空间,同时便于为热量排出提供通道,且为不同规格的蓄电池的安装提供便利,顶板的设置便于为本实用新型提供遮挡,防止当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甲板上时能为蓄电池提供遮风避雨功能,第一储存壳的设置便于为蓄电池的安装提供支撑,托置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稳定托置蓄电池,且便于根据不同规格的蓄电池调节其位置,为蓄电池的安装提供便利。
较佳的,第一储存壳的上下侧面均为敞口结构,第一储存壳的两端端面垂直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储存壳上侧面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开设有插槽,且第一储存壳上侧面的端角垂直开设有螺纹槽,第一储存壳内两个正对侧面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外侧壁的下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孔,第二通孔内其余侧面各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插接槽,第一储存壳内两个正对侧面在第二通孔的上方开设有滑动卡槽和插入槽,滑动卡槽沿着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插入槽沿着侧面的高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滑动卡槽的上端,插入槽与滑动卡槽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储存壳的上下侧面均为敞口结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便于扩大热量的输出通道,且便于内外空气的更换,以便使蓄电池快速降温,插槽的设置便于当阴雨天气时为第二遮板快速安装在第一通孔位置处提供便利,螺纹槽的设置便于为第一螺纹杆下端的插入提供空间,以便使第一储存组件和第二储存组件稳定连接,第二通孔的设置便于为第一遮板的安装提供空间,且当晴天时将第一遮板移动至安装槽内,为内外空气的流通提供便利,滑孔的设置便于为紧固螺栓的穿过和移动提供通道,插接槽的设置便于当阴雨天气时使第一遮板的密封插入提供空间,防止雨水渗入第一储存壳内,滑动卡槽的设置便于为滑动卡板的安装和移动提供通道,同时滑动卡槽和滑动卡板配合将第一托置机构稳定的安装在第一储存壳内,插入槽的设置便于为滑动卡板安装在滑动卡槽内提供通道,以便根据需要快速拆装滑动卡板。
较佳的,第一储存壳的下方边缘设置有底板,底板为栅格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设置便于抬升第一储存壳使其底面脱离甲板,为气体的流通提供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84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改善液晶涂布均匀性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伺服出料皮带传动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