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改善液晶涂布均匀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8477.4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6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琦林;廖晓芮;巩燕龙;王齐齐;高峰;凌颖;石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1 | 分类号: | G02F1/1341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甘善甜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液晶 均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改善液晶涂布均匀性的装置,包括两侧的支撑升降杆,两侧的所述支撑升降杆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杆,两侧的所述固定连杆均与同一液晶涂布槽固定连接,所述液晶涂布槽呈水平设置,所述液晶涂布槽在两侧的支撑升降杆上作上下平移,所述液晶涂布槽底部开设有底侧缝隙,所述底侧缝隙内活动设置有调节档条,所述转轴固定安装在液晶涂布槽侧壁开设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晶涂布槽从而避免液晶通过上方一定高度直接滴入柔性卷材上,缓解了由于液晶滴落导致的液晶波动现象,同时底侧缝隙内设置调节档条,从而对液晶的流速进行调节,保证了液晶涂布的均匀性,提高了涂布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涂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改善液晶涂布均匀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是由两片透明基板以及被封于基板之间的液晶所构成,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组装制程中,液晶被填充及密封于透明基板之间,目前,液晶填充方式包括液晶注入方式及液晶滴下式,而滴下式涂布工艺在柔性基板上通常采用狭缝涂布方式,即通过控制两个胶辊之间的间隙使液晶均匀涂布在两卷柔性材料中间,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液晶下落点在两辊中间且与两辊之间的液晶液位在同一水平线;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010283863.6”的一种液晶涂布装置及液晶涂布方法,液晶涂布装置包括液晶涂布组件、实时检测器及控制器,该液晶涂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液晶涂布组件来涂布液晶于基板上;利用实时检测器来实时检测涂布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液晶,并输出检测信号;以及利用控制器来依据所述检测信号,而控制所述液晶涂布组件,上述装置可实时监控液晶涂布情形并可涂布形成均匀的液晶薄膜。
上述装置即为采用目前常用的滴落涂布方式,但是上述该液晶涂布装置及液晶涂布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液晶涂布方式需要严格控制液晶滴落速度,液晶滴落的速度不能过快,不然可能就会在调光膜成品上留下液晶滴落的痕迹,造成表观不良,同时过慢又可能导致液晶涂布不完全,而上述液晶涂布装置没有设计简易的流速调节模块;2、由于滴落装置通常设置于两辊上方一定高度,液晶在滴落过程中可能造成液面波动而导致涂布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液晶涂布均匀性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改善液晶涂布均匀性的装置,包括两侧的支撑升降杆,两侧的所述支撑升降杆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杆,两侧的所述固定连杆均与同一液晶涂布槽固定连接,所述液晶涂布槽呈水平设置,所述液晶涂布槽在两侧的支撑升降杆上作上下平移,所述液晶涂布槽底部开设有底侧缝隙,所述底侧缝隙内活动设置有调节档条,所述调节档条与若干调节旋钮螺纹连接,若干所述调节旋钮活动套设在转轴内,所述转轴固定安装在液晶涂布槽侧壁开设的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液晶涂布槽为倒三角柱形槽。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支撑升降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均通过活动轴固定连接有螺纹升降杆,所述螺纹升降杆远离活动轴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旋钮,两侧的所述螺纹升降杆上均螺纹安装有升降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侧的所述滑杆上均插设有升降块,两侧的所述升降块上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固定旋钮,所述固定旋钮均固定抵靠在滑杆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杆均固定安装在升降块一侧。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滑杆远离支撑座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两侧的所述滑杆侧边均刻蚀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8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