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8394.9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9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彪;刘鹏翔;张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刘晓晖 |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油 生产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中间设置有放料罐,所述放料罐前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箱体前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径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放料罐对原料进行储存,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上的移动块随之直线运动,配合滑块在光杆上滑动,从而带动放料罐升降,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经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带动第二转轴以及转板转动控制原料的下落,实现自动化上料,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磨香油是指用水代法加工制取,香味更浓、更纯。水代法加工制取的小磨香油在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传统生产工艺为:选料、清洗、炒籽、磨浆、搅拌、振荡、沉淀、撇油、包装。
在香油的制备过程中,上料大多依靠人力,需要人们手动将原料提到高处加料,费时费力,加料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中间设置有放料罐,所述放料罐前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箱体前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径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箱体内于第一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块体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第二块体内设置有光杆,所述光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块和滑块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和第一块体内壁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顶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块体顶端内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光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块体上下两侧内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转动连接在箱体前端内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转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块内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放料罐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放料罐对原料进行储存,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上的移动块随之直线运动,配合滑块在光杆上滑动,从而带动放料罐升降,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经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带动第二转轴以及转板转动控制原料的下落,实现自动化上料,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中第一块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