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收缩彩印PE膜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7151.3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金坛金星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3/06 | 分类号: | B65B53/06;B65B6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罗柱平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彩印 pe 封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收缩彩印PE膜封装装置,包括覆膜机构、输送机构、升降机构和热收缩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支撑基座、装配在支撑基座上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旋转辊、用于封装产品的封装膜,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运输产品的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上的断口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与支撑基座中部一侧的侧支架、安装在侧支架顶部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输送带输送产品,并且在输送带上设置有封装膜,因此在输送带将产品输送到限位架的处时,即可利用升降动力件驱动热收缩机构下压,利用加热件进行加热,同时利用导热框与断口区之间的配合将封装膜切开,完成后封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大幅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收缩彩印PE膜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在运输之前都需要在外部包裹一层热收缩膜,其主要作用是稳固、遮盖和保护产品,防止产品在销售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磨损或破坏,目前对于产品的覆膜均是采用手动将热收缩彩印膜包裹在产品的外部,再利用加热装置对热收缩彩印膜进行加热塑形,使其平整紧固的包裹在产品的外部,而手动进行作业的弊端就在于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一不小心接触到加热装置,将会被烫伤,为此提出一种热收缩彩印PE膜封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收缩彩印PE膜封装装置,包括覆膜机构、输送机构、升降机构和热收缩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支撑基座、装配在支撑基座上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旋转辊、用于封装产品的封装膜,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运输产品的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上的断口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与支撑基座中部一侧的侧支架、安装在侧支架顶部的支撑板、用于升降的升降动力件、由升降动力件驱动的升降杆,所述热收缩机构包括安装在升降杆底端的外防护壳、内置于外防护壳的加热件、与断口区相契合的导热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转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辊分别安装在支撑基座两侧,且旋转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旋转辊的同步旋转,来带动封装膜进行稳定的移动,保证了封装的物质基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支撑基座中部的限位架、驱动输送带移动的动力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架对封装膜的位置进行限定,因此在使用时,利用限位架将封装膜的位置限定在产品上,保证封装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装膜穿过限位架的中部,且封装膜设置有两组,另一组封装膜设置在输送带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带上也设置封装膜,因此利用双面的封装膜将产品全面的封装起来,提升封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杆穿过支撑板,且升降杆的数量为两个同步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防护壳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缓冲导热框受到的冲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缓冲件缓冲导热框受到的力度,保证各结构之间的稳定运行,提升装置运行流畅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输送带输送产品,并且在输送带上设置有封装膜,因此在输送带将产品输送到限位架的处时,即可利用升降动力件驱动热收缩机构下压,利用加热件进行加热,同时利用导热框与断口区之间的配合将封装膜切开,完成后封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大幅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金坛金星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金坛金星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7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