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底框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4478.5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尚宇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2;B65D9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 箱底 框架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装箱底框架结构,包括底框架本体和底板,底板设置在底框架本体的上端,并且底框架本体的两侧上端还设置有绑绳环,所述底框架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下侧梁,所述下侧梁上开设有叉槽,且下侧梁的中间连接有叉槽搭板,所述叉槽搭板的两端与叉槽匹配,且叉槽搭板的两侧还设置有底横梁,所述底横梁位于两个下侧梁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筋呈等腰三角形在底横梁的内侧进行支撑,加强底横梁的稳定性和强度,当需要连接底横梁时,需要将其两端插入定位槽的内侧进行限位,同时支撑板与限位板也会将底横梁的两端限位在二者中间,防止底横梁在连接时出现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为集装箱底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一种多式联运的国际通用的标准运输工具,广泛用于公路、铁路以及远洋运输,集装箱底框架位于集装箱的底部,承载货物的重量压力。要求其有较高的强度,既能承载较多的货物,又能减轻自己的重量。
现有的集装箱底框架在使用时主要通过底横梁与下侧梁进行支撑,然而在连接底横梁时,若不在其连接时进行限位,很容易使排列连接后的底横梁出现偏移,造成底板放置在底横梁上时不够平稳,同时使其底面受力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集装箱底框架结构,包括底框架本体和底板,底板设置在底框架本体的上端,并且底框架本体的两侧上端还设置有绑绳环,所述底框架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下侧梁,所述下侧梁上开设有叉槽,且下侧梁的中间连接有叉槽搭板,所述叉槽搭板的两端与叉槽匹配,且叉槽搭板的两侧还设置有底横梁,所述底横梁位于两个下侧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横梁设置在下侧梁的中间,使其与叉槽搭板相配合对底板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侧梁内侧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且下侧梁内壁的中间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下侧梁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接底横梁时,需要将其两端插入定位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横梁的两端与定位槽相匹配,且底横梁位于限位板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与限位板将底横梁的两端限位在二者中间,防止底横梁在连接时出现偏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横梁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且底横梁的上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插有支柱,所述支柱与通槽的内侧贯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板放置在限位板的上端时,支柱将贯穿底横梁的顶面对底板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筋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且加强筋的两端与底横梁的内腔底端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强底横梁的稳定性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柱的上端套装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顶面与支撑板的顶面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防护套的顶面与支撑板的顶面相平行,从而使得支柱可以通过防护套在底板的底面加强支撑,提高整体的受力面积,使其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柱为碳素钢材料所制成的构件,且支柱呈对称状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硬度和强度,使其不易被上端压力折弯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尚宇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尚宇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4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针刺功能的橡胶垫
- 下一篇: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日常维保辅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