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枪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8179.0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3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窦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枪,包括端子、绝缘层、冷却单元和导线,所述端子包括插接部和连接于所述插接部一端的散热部,所述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端,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散热部外,所述冷却单元与所述绝缘层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枪中,由于设置了冷却单元对端子进行冷却,将端子处的热量迅速带走,且端子的散热部通过绝缘层与冷却单元紧密接触,散热效果较好,因而能在保持现有端子规格的前提下使端子能够承载大电流,实现大功率快充,满足消费者更多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枪。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以其清洁环保的动力来源、优异的转化效率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但充电时间较长却饱受诟病,国内公交车已全部向新能源电动大巴发展。公交车的不间断运行,对充电时间要求更是苛刻。随着电池温控技术的不断提升,电源模块的微型化,国家政策对于充电速度的技术要求,更大电流的充电成必然趋势。
目前国标直流充电枪DC+、DC-端子规格φ12mm,最大工作电流250A,和端子连接的功率导线截面积80mm2,过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周围的空气交换,全部靠热辐射散掉,存在散热效率低的问题。随着充电功率的提升,大功率快充电流达到600A,普通国标充电枪DC+、DC-端子发热量翻了5倍多,但与空气热交换的方式效率低下,满足不了大电流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枪,能把充电端子的热量迅速带走,使充电端子能承载较大电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枪,包括端子、绝缘层、冷却单元和导线,所述端子包括插接部和连接于所述插接部一端的散热部,所述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端,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散热部外,所述冷却单元与所述绝缘层紧密接触。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为薄板状。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为扁平板状或弧形板状。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的所述接部为圆柱状,所述散热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插接部的厚度,而所述散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接部的宽度。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将端子的所述散热部完全包裹,所述绝缘层的一端设有凸缘,以包覆所述端子的所述插接部的与所述散热部连接的末端。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为两个,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两个所述端子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处。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内设有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液体通道两端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冷却单元上还设有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液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连通。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为实心体。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所述绝缘层、所述冷却单元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端子、所述绝缘层、所述冷却单元,将所述端子和所述绝缘层向所述冷却单元的外表面压紧。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的两侧边缘弯折,包覆所述散热部的弯折侧边的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冷却单元的外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枪中,由于设置了冷却单元对端子进行冷却,将端子处的热量迅速带走,且端子的散热部通过绝缘层与冷却单元紧密接触,散热效果较好,因而能在保持现有端子规格的前提下使端子能够承载大电流,实现大功率快充,满足消费者更多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充电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充电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充电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8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扣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械工程用固定工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