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上顶装置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52195.2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7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邓庭;郝思嘉;赵培;马文静;蔡建平;谷攀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上顶 装置 及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上顶装置及其系统,该装置包括:本体、联动组件和卡瓦组件;联动组件包括多个传动结构和链条,其中传动结构包括链轮轴锥齿轮、传动轴锥齿轮、转动丝杠和链轮;转动丝杠的一端可转动地位于本体的齿轮座上,另一端伸出本体;传动轴锥齿轮套设在转动丝杠上,链轮轴锥齿轮与传动轴锥齿轮啮合,链轮与链轮轴锥齿轮连接,链条套设在链轮上;卡瓦组件包括多个卡瓦结构,其中卡瓦结构包括卡瓦座和卡瓦牙,卡瓦牙和卡瓦座滑动连接,卡瓦座与转动丝杠连接;本体具有上下连通的通孔,装置被配置为使用时,本体的下部与防喷器连接,本体的上部与导流件连接,管柱通过通孔,卡瓦牙咬合在管柱的外壁上。该装置可消除安全隐患,节约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上顶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水井在维护性修井作业时,由于每口井的地层压力存在差异,当井内管柱重量小于地层压力对管柱施加的上顶力和浮力之和时,井内管柱将在上顶力的推动下自动向上快速移动,如果不能有效防止油井管柱的上顶,容易造成井喷等重大安全事故。
在目前大修作业施工中,防上顶装置是底部携带有悬挂器的防喷短节。通过将底部携带有悬挂器的防喷短节下入井筒,使得悬挂器座入大四通并顶好顶丝,以完成装置的安装。
然而,现有的防上顶装置在安装与使用时,均需要多人同时进行操作,极大的浪费了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防上顶装置及其系统,可以消除安全隐患,节约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上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本体、固定在所述本体上的联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卡瓦组件;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多个传动结构和链条,其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链轮轴锥齿轮、传动轴锥齿轮、转动丝杠和链轮;所述转动丝杠的一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本体的齿轮座上,另一端伸出所述本体;所述传动轴锥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丝杠上,所述链轮轴锥齿轮与所述传动轴锥齿轮啮合并固定在所述齿轮座内,所述链轮与所述链轮轴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齿轮座的外部;所述链条套设在所述链轮上;
所述卡瓦组件包括多个卡瓦结构,其中所述卡瓦结构包括卡瓦座和卡瓦牙,所述卡瓦牙和所述卡瓦座滑动连接,所述卡瓦座与所述转动丝杠连接;
所述本体具有上下连通的通孔,所述装置被配置为使用时,所述本体的下部与防喷器连接,所述本体的上部与导流件连接,管柱适于通过所述通孔,所述卡瓦牙适于咬合在所述管柱的外壁上。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用于与防喷器的上侧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用于与导流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本体的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卡瓦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与所述通孔连通。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本体具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本体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摇把,所述摇把与所述转动丝杠伸出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多个张紧结构,所述多个张紧结构固定在所述本体上,并用于张紧所述链条。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张紧结构包括链条张紧轮和张紧轮轴,所述张紧轮轴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链条张紧轮设置在所述张紧轮轴上。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张紧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链轮之间。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扶手,所述扶手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链轮之间,且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2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