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副风机与风筒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7202.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4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长;张文清;孟维波;贾永斌;贺海龙;荆欣;张玉龙;孟飞;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E21F1/08;E21F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4500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筒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副风机与风筒连接装置,包括风筒分风器、旋转门扇、连接装置架和主动换向装置,旋转门扇设置在风筒分风器中,风筒分风器固定设置在连接装置架上;风筒分风器包括主风机风筒、副风机风筒、供风风筒和分风装置,主风机风筒、副风机风筒设置于分风装置的同一侧,供风风筒设置于分风装置另一侧,分风装置与主风机风筒、副风机风筒连接的一侧中部设置有铰接座,分风装置另一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旋转门扇一端与铰接座铰接,旋转门扇的另一侧与限位板配合;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根据主风机或副风机的启闭情况自动旋转,也可以通过主动换向装置进行主动换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筒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副风机与风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实际生产中,风筒的管理极其重要,尤其在如何降低风筒漏风率方面,其中,主、副风机与风筒连接装置的使用尤为关键,在井筒施工期间,风机安设于地面,使用普通布质风筒连接装置时,由于日晒雨淋和人为因素,容易造成风筒的损坏,影响井筒供风,且增加了风筒的维护投入。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维护简单、漏风率小的主、副风机与风筒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主、副风机与风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分风器、旋转门扇、连接装置架和主动换向装置,所述旋转门扇设置在风筒分风器中,所述风筒分风器固定设置在连接装置架上;
所述风筒分风器包括主风机风筒、副风机风筒、供风风筒和分风装置,所述主风机风筒、副风机风筒设置于分风装置的同一侧,所述供风风筒设置于分风装置另一侧,所述分风装置与主风机风筒、副风机风筒连接的一侧中部设置有铰接座,分风装置另一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旋转门扇一端与铰接座铰接,旋转门扇的另一侧与限位板配合;
所述主动换向装置包括换向电机和驱动轴套,所述驱动轴套与旋转门扇的转动轴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套的侧面设置有活动槽,驱动轴套的一端与换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两侧与旋转门扇的转动轴轴线所成角度大于两限位板与转动轴轴线所成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电机设置于风筒分风器顶端,换向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轴套之间通过L型架固定连接,所述风筒分风器顶端设置有用于L型架转动的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门扇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胶皮衬垫。
进一步的,所述风筒分风器的两侧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连接装置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供风风筒中设置有风速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旋转门扇可以根据风向自动旋转,当主风机开启时,旋转至副风机所接风筒一侧,当副风机开启时,旋转至主风机所接风筒一侧,从而减少了风筒漏风。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供风可靠,不易造成损坏,维护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根据主风机或副风机的启闭情况自动旋转,也可以通过主动换向装置进行主动换向。本实用新型主动换向装置的驱动轴套上设置有活动槽,当旋转门扇进行被动工作时,驱动轴套不会干扰旋转门扇的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7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技术用配电箱的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冷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