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铆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6899.2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精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9/04 | 分类号: | B21D39/04;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宝来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撑杆 铆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铆接装置,涉及铆接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的铆接加工过程中,采用人工手持管件进行加工,不仅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限位柱,且多个所述限位柱共同滑动贯穿设置有压板,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动滑块,两个所述动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铆压块,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静滑块。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的铆接加工过程中,采用人工手持管件进行加工,不仅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的传统打开方式一般为手动开启,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比如当手里拿有很多东西时,开启尾门就会更加麻烦。甚至,当尾门开启角度很大时,身材娇小的女性车主需要垫脚才能关闭;开启角度较小时,身材高大的男性车主又容易碰到头,所以电动尾门应运而生,通过电动撑杆和控制器等即可方便的实现尾门的自动开合。
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杆的结构部件主要有精细钢管、电机、减速箱、油封、活塞、O型圈、尾部端盖、球头、两端的连接件等,由于铆接方式具有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紧密型好和成本较低等优点,故电动撑杆中部分管件之间采用铆接方式连接,传统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手持管件进行加工,不仅效率较低,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铆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铆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的铆接加工过程中,采用人工手持管件进行加工,不仅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管件铆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限位柱,且多个所述限位柱共同滑动贯穿设置有压板;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垫板,且所述下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件下凹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动滑块,且两个所述动滑块分别设置在管件下凹座的两侧,两个所述动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铆压块;
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推压柱,且多个所述推压柱的底端共同连接有上垫板,所述推压柱底端滑动贯穿并延伸至上垫板的内部,且所述推压柱的柱体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上垫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管件上凹座,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静滑块,且两个所述静滑块分别设置在管件上凹座的两侧,两个所述静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楔板。
优选的,所述管件下凹座与管件上凹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呈半圆柱型的凹槽,所述管件下凹座与管件上凹座呈平行设置且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铆压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呈半圆柱型的凹槽,两个所述铆压块呈对应设置且匹配。
优选的,所述管件下凹座、管件上凹座均与所述铆压块呈垂直设置,且所述管件下凹座、管件上凹座上均开设有贯通的且与铆压块匹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板、上垫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滑块和静滑块呈对应设置,且所述动滑块、静滑块靠近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斜面,所述楔板呈倾斜设置且与所述静滑块的斜面呈平行设置,且所述动滑块的顶部设有与同侧的所述楔板匹配的楔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精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精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6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