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防工程给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21201.8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林;左建雄;梅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森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49/02;F04B49/10;F04B2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防工程 给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防工程给水系统,包括:第一、第二给水泵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手自动切换开关和均与切换开关连接的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与手自动切换开关第二触点连接第一给水泵启动按钮、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第一热继电器、第一给水泵停止按钮,所述第一给水泵与第一接触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与手自动切换开关第六触点连接的第二给水泵启动按钮、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第二热继电器、第二给水泵停止按钮,所述第二给水泵与第二接触器电连接。通过将分别为两给水泵提供控制的控制回路与手自动切换开关的触点串联,可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或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给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防工程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人防设施日益完善,但人防工程较为关注通风设计及安全问题,忽略给水系统的优化,人防地下室急需设计一种给水系统,以向室内人员提供生活用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可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人防工程给水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防工程给水系统,包括: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及与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电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手自动切换开关和均与切换开关连接的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串联于手自动切换开关第二触点和零线之间的第一给水泵启动按钮、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第一热继电器、第一给水泵停止按钮,所述第一给水泵与第一接触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串联于手自动切换开关第六触点和零线之间的第二给水泵启动按钮、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第二热继电器、第二给水泵停止按钮,所述第二给水泵与第二接触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串联于手自动切换开关第四触点与零线之间的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头和第一水泵运行指示灯,以及串联于手自动切换开关第八触点与零线之间的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头和第二水泵运行指示灯。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回路还包括与第一给水泵启动按钮并联的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头;第二控制回路还包括与第二给水泵启动按钮并联的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串联于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第一接触器的常闭触头和第一给水泵停机信号指示灯;以及串联于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第二接触器的常闭触头和第二给水泵停机信号指示灯。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源指示灯。
可选地,所述控制箱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所述手自动切换开关、各所述信号指示灯及所述启动按钮、所述停止按钮。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沿控制箱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手自动切换开关和电源指示灯设于第一区域,第一给水泵的信号指示灯和启动、停止控制按钮均设于第二区域,第二给水泵的信号指示灯和启动、停止控制按钮均设于第三区域。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于火线上的熔断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手自动切换开关串联,并且压力开关在接收到表征压力低的控制信号时闭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分别为两给水泵提供控制的控制回路与手自动切换开关的触点串联,可由操作人员操作进行给水,也可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给水。通过压力开关根据水压的高低对控制回路进行给水控制,更能及时解决给水问题。通过将信号指示灯和控制按钮分区域排布在操作面板上,方便查找和操作,避免误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森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森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12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