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3937.0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3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辉;于淼;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建筑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郭莹莹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屋面 防水 渗漏 鉴定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包括建筑屋面本体,所述建筑屋面本体的下端四边均固定连接有墙体,且墙体的上方内端紧密贴合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钉,且安装板的前后两端中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转杆,其通过电机左端输出轴连接在安装板的内部上方位置,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方前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端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活动杆的外端的前方设置有安装杆,并且安装杆的下端安装连接有信号灯。该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既便于将该装置安装在墙面上,也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检测装置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防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造过程中,由于选材不合理、施工方式不够严谨科学、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原因,导致建筑屋面渗漏问题十分突出,因此需要一种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988703U,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渗漏检测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壳、车轮、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无线传输模组、扶杆支架、扶杆、摄像机支撑架、摄像机和显示器,外壳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上外壳设置在下外壳的上部,上外壳内形成一个上安装室,下外壳内形成一个下安装室,下外壳底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车轮,蓄电池设置在下安装室内,控制器、充电器、无线传输模组分别安装在上安装室内,蓄电池为整个主检测装置供电,充电器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建筑屋顶渗漏的连续在线检测,得到屋顶渗漏的连续发展情况,节约时间,装置的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既不便于将该装置安装在墙面上,也不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检测装置位置,因此,我们提供一种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既不便于将该装置安装在墙面上,也不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检测装置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屋面防水渗漏鉴定检测装置,包括:
建筑屋面本体,所述建筑屋面本体的下端四边均固定连接有墙体,且墙体的上方内端紧密贴合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钉,且安装板的前后两端中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
转杆,其通过电机左端输出轴连接在安装板的内部上方位置,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方前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内端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前方设置有安装杆,并且安装杆的下端安装连接有信号灯;
第二活动杆,其设置在第一活动杆的下方位置,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前方设置有第三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的外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前端上方活动连接有第四活动杆,且第二支撑杆的下方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五活动杆;
活动板,其活动连接在第五活动杆的内端位置,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安装连接有水浸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螺钉将安装板安装在墙体的内端上方位置,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左右两侧的活动块向外侧滑动,进而使得安装杆在加固杆上滑动,这样便于对安装杆的滑动轨迹进行限位处理,通过向上延伸电动伸缩杆,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杆在电动伸缩杆上端的方块上转动,且第一支撑杆在第一活动杆的外端内部滑动,这样便于带动第一活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活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活动板上下滑动,这样使得水浸传感器的外端紧密贴合在建筑屋面本体与墙体连接处的缝隙处,这样便于检测建筑屋面本体与墙体连接处是否出现雨水渗漏现象,当水浸传感器感应到雨水渗漏时,会传送信号至信号灯上,通过信号灯向人们传达渗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建筑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市建筑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3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料抱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微生物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