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垂直扭转耐弯曲机器人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7003.6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鸿;胡学朝;何元兵;吴永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鸿睿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9/00;H01B9/02;H01B11/06;H01B7/18;H01B7/22;H01B7/24;H0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扭转 弯曲 机器人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垂直扭转耐弯曲机器人用电缆。所述的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所述的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之间沿电缆轴向设置有两道阻燃带;所述的两道阻燃带之间设置有加强芯;所述的加强芯与阻燃带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第一填充;所述的多根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外设置绕包带成缆芯;所述的多根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与绕包带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第二填充;所述的缆芯外设置有内护套,所述的内护套外设置有金属编织铠装层,所述的金属编织铠装层外设置有外护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耐弯曲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阻燃隔火、耐腐蚀、防止电缆开裂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电缆,尤其涉及一种3D垂直扭转耐弯曲机器人用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电缆的耐弯曲性能、耐弯折性能、耐磨性能、机械强度、柔韧性、载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耐弯曲柔性电缆要求能够承受120-180m/min的运行速度,垂直敷设高度150米及以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耐候性、碱性化学腐蚀和耐油能力,且太阳照射下不反光,工作温度一般在-40℃-90℃;使用寿命要求为3到20年。传统的耐弯曲柔性电缆用于原有工作场合,其正常使用寿命一般在24个月以上,而将其用于高速升降场合后,易发生扭曲变形、护套开裂的情况,绝缘线芯断芯的几率和频率大大增加,甚至有的投入使用半年内就出现了扭曲变形,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垂直扭转耐弯曲机器人用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3D垂直扭转耐弯曲机器人用电缆,所述的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
所述的动力线芯包括多根第一导体,所述的第一导体外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的第一绝缘层外设置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的第一屏蔽层外设置有第一内护套;
所述的控制线芯包括多根第二导体,所述的第二导体外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的第二绝缘层外设置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的第二屏蔽层外设置有第二内护套;
所述的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之间沿电缆轴向设置有两道阻燃带;
所述的两道阻燃带之间设置有加强芯;
所述的加强芯与阻燃带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第一填充;
所述的多根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外设置绕包带成缆芯;
所述的多根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与绕包带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第二填充;
所述的缆芯外设置有内护套,所述的内护套外设置有金属编织铠装层,所述的金属编织铠装层外设置有外护套。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截面呈扁平状。
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带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上。
优选地,所述的加强芯由三束若干金属丝绞合而成的金属丝束和护套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加强芯截面呈扇叶状。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填充为PP绳填充,所述的第二填充为棉线填充。
优选地,所述的外护套为PUR外护套。
优选地,所述的动力线芯与绕包带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柱,所述的第一弹性柱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线芯的第一内护套上,另一端与绕包带内侧相接触;所述的控制线芯与绕包带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柱,所述的第二弹性柱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线芯的第二内护套上,另一端与绕包带内侧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的内护套中填充有多个弹性球,所述的弹性球分别与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在同一径向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鸿睿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鸿睿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7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