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围上横梁外板修边冲孔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8709.0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7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叶皖龙;徐云;魏孝武;石家玲;盛亚海;杨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思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B21D28/04;B21D28/14;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围上 横梁 外板修边 冲孔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前围上横梁外板修边冲孔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结构以及下模结构,所述的包括上模座、各设在上模座两端的上模定位端组件结构、设在上模座中部的上模修边刀具组以及设在上模座中部的上模冲头组件结构,所述的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座、设在下模座中的下模压台、设在下模座上面两端的下模定位端组件结构以及设在下模压台上的下模修边组件,所述的上模结构的上模修边刀具组与下模结构的下模修边组件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在冲压的过程中,定位更准确,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很好的保护模腔。工业效果明显,生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夹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围上横梁外板修边冲孔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目的分析汽车前围横梁连接板的冲压成形过程。方法以板料成形非线性分析软件AUTOFORM为平台,对汽车前围横梁连接板的冲压成形过程进行CAE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成形极限图、材料流动分布及材料变薄率),对拉延型面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所得零件材料最大减薄率为14.6%,在B340LA(t=1.0mm)材质减薄率安全范围内(16.9%),零件型面球化处角部无暗伤及拉裂,翻边处材料流动均匀,无开裂风险,成形结果得到大大改善。结论CAE仿真能够预测零件成形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优化工艺参数,指导模具设计工作。最后将优化结果用于指导实际生产,得到了符合质量要求的零件以保证后续成型的准确;现有的设备大多以人工固定的方式进行加紧,此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且紧固力低,导致定位不准或者使物件变形会影响质量;并且在拆卸过程中过程繁琐,工作量大,影响零件成型质量和制造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围上横梁外板修边冲孔成型模具,且具备操作的简单方便,结构设备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成型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围上横梁外板修边冲孔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结构以及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括上模座、各设在上模座两端的上模定位端组件结构、设在上模座中部的上模修边刀具组以及设在上模座中部的上模冲头组件结构,所述的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座、设在下模座中的下模压台、设在下模座上面两端的下模定位端组件结构以及设在下模压台上的下模修边组件,所述的上模结构的上模修边刀具组与下模结构的下模修边组件垂直设置。
所述的上模修边刀具组包括设在上模座中部的上模成型区、设在上模成型区内部的左上侧修边刀块、左下侧修边刀块、左底部修边刀块、中部修边刀块、右上侧修边刀块、右下侧修边刀块以及右底部修边刀块。
所述的上模定位端组件结构包括设在上模座左、右侧端的上模外导板、设在上模座上、下侧端部的吊耳衬套。
所述的模冲头组件结构包括设在中部修边刀块下部的一组上模中心冲头件组、设在左上侧修边刀块、左下侧修边刀块夹口之间的上模左侧冲头件组件、设在右上侧修边刀块、右下侧修边刀块夹口之间的上模右侧冲头件组件。
所述的下模修边组件包括下模压台上的弓形压料圈、设在弓形压料圈上的第一下模切刀块、第二下模切刀块、第三下模切刀块以及第四下模切刀块。
所述的下模定位端组件结构包括下模外导板、设在下模外导板上部的下模缓冲器、设在下模外导板中部的下模导柱、设在下模外导板外部的下模插入式起重棒、下模吊耳衬套、设在下模外导板外侧面的一组运输连接板。
所述的弓形压料圈与下模压台外部之间设置送料架组,在弓形压料圈的外侧中部与下模压台上部之间设置滑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在冲压的过程中,定位更准确,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很好的保护模腔。工业效果明显,生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思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思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8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绕组爬电距离增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穿戴式潜水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