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针自动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3612.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6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康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哲电脑配件(吴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今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24 | 代理人: | 覃永慧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自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针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设置在振动盘输出端的直振轨道;设置在振动盘输出端的顶出单元,其用于接收来自直振轨道上的金属针,且顶出单元能带动金属针向上运动;用于驱动顶出单元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设置于顶出单元上方的夹取单元,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能在顶出单元向上运动后相向运动以夹取顶出单元上的金属针并且使得金属针的两个引脚相向靠拢;用于驱动夹取单元移动至待组装位置的第二驱动单元;下压单元,其用于在金属针移动至待组装位置时将金属针向下压,从而完成金属针的组装。本方案可有效解决料厚较小的金属针的排列和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金属针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种金属针,其用于穿设在陶瓷件或塑料件的内孔中以组装成产品。该金属针采用金属丝折弯成型,其具有弧形的主体110和连接在主体110两侧的引脚120。在自由状态下,两个引脚120相对打开,组装时,需要对两个引脚120施压以使得两个引脚120相向靠拢至间隙小于上述内孔的孔径后才能穿入内孔中,穿入后,由于所受压力变小,两个引脚120会向背运动以稍微打开,从而能够对自身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金属针脱离陶瓷件或塑料件的内孔。
在上述的金属针和陶瓷件或塑料件的组装过程中,若通过人员手工组装,效率低下,且容易产生疲劳(由于通常会需要人员用手指对金属针的引脚进行施压,所以人员的手指容易产生疼痛感);若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组装,虽然能够提高效率,但是,由于金属针的形状不规则,且金属针的料厚较小,因此,如何实现金属针的自动上料是其自动组装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针自动上料机构,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金属针自动上料机构,其用于对金属针进行上料,所述金属针包括主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两侧的两个引脚,其包括:
振动盘;
直振轨道,其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输出端;
顶出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输出端,所述顶出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直振轨道上的金属针,且所述顶出单元能带动所述金属针向上运动;
第一驱动单元,其用于驱动所述顶出单元上下运动;
夹取单元,其设置于所述顶出单元的上方,所述夹取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能在所述顶出单元向上运动后相向运动以夹取所述顶出单元上的所述金属针并且使得所述金属针的两个引脚相向靠拢;
第二驱动单元,其用于驱动所述夹取单元移动至待组装位置;
下压单元,其用于在所述金属针移动至待组装位置时将所述金属针向下压,从而完成所述金属针的组装。
具体地,所述金属针自动上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直振轨道的输出端的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导向单元朝向所述直振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所述导向单元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对所述顶出单元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直振轨道上的金属针运动至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所述顶出单元上。
具体地,所述直振轨道具有用于对所述金属针进行排列的整列部,所述整列部的截面呈方形,所述整列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金属针的两个引脚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当所述金属针运动至所述整列部时,所述金属针的两个引脚能分设于所述整列部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气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板,所述夹取单元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下方。
具体地,所述下压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三气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的下压杆,所述下压杆位于所述夹取单元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哲电脑配件(吴江)有限公司,未经康哲电脑配件(吴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3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样远距离气动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传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