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5275.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乔培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纳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6 | 分类号: | B05D3/06;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化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传送单元、多个第一固化单元、多个第二固化单元、多个温度探头、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连续固化生产,精确分段控制膜表面在UV固化时的反应温度,双面受热和固化使得膜片的固化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应用于涂布产线的连续固化装置,目前的固化设备不能进行连续可控的涂布生产。已有的固化装置大多都是单面加热,然而单面加热会导致固化不均匀。传统电加热或风暖能耗大,而且由于传热效率问题无法精确控制膜表面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连续固化生产,精确分段控制膜表面UV固化反应温度的固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化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相对设有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箱体内的上部和下部;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传送单元,水平设置于箱体的中部;多组第一固化单元,间隔设置于第一支架的靠近传送单元的一侧表面上,各组第一固化单元包括按传送单元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红外灯和第一紫外灯;多组第二固化单元,间隔设置于第二支架的靠近传送单元的一侧表面上,各组第一固化单元在第二支架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各组第二固化单元无重叠,各组第二固化单元包括按传送单元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红外灯和第一紫外灯;多个温度探头,设置于箱体内部;控制器,温度探头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红外灯和第二红外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固化装置还包括位于上述箱体内部的第一灯座高度调节杆和第二灯座高度调节杆,上述第一灯座高度调节杆置于上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且垂直于上述第一支架,上述第二灯座高度调节杆置于上述第二支架的两端且垂直于上述第二支架。
进一步地,同组上述第一固化单元的上述第一红外灯与上述第一紫外灯接触设置,同组上述第二固化单元的上述第二红外灯与上述第二紫外灯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各组上述第一固化单元中,上述第一红外灯与上述第一紫外灯之间具有相等的间距,各组上述第二固化单元中,上述第二红外灯与上述第二紫外灯之间具有相等的间距。
进一步地,同组上述第一固化单元的上述第一红外灯与上述第一紫外灯的间距≤40cm,同组上述第二固化单元的上述第二红外灯与上述第二紫外灯的间距≤40cm。
进一步地,相邻两组上述第一固化单元的上述第一紫外灯的间距为10~70cm,相邻两组上述第二固化单元的上述第二紫外灯的间距为10~70cm。
进一步地,上述传送单元包括多个导辊,上述导辊为真空吸附辊。
进一步地,各个导辊设置于上述第一固化单元与上述第二固化单元的正中间。
进一步地,上述传送单元与上述第一固化单元的垂直距离为5~35cm,上述传送单元与上述第二固化单元的垂直距离为5~35cm。
进一步地,上述传送单元的传送速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0m/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以实现连续固化生产,精确分段控制膜表面UV固化反应温度;
(2)双面受热和固化使得膜片的固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固化装置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固化装置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纳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纳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5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