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棒线材轧钢生产线中的围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9489.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杜卫兵;陈桃红;谢卫忠;黄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线材 轧钢 生产线 中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线材轧钢生产线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应用在棒线材轧钢生产线中的围盘,围盘用于引导棒线材的转向,围盘包括位于底部的弯道,弯道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设置在弯道上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棒线材在围盘中转向与所述内侧板相贴近,所述弯道中设有第一辊筒,第一辊筒间隔设置在棒线材与内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辊筒的轴向垂直于弯道,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减少棒线材转弯过程中对围盘的内侧板表面的磨损,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线材轧钢生产线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应用在棒线材轧钢生产线中的围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因厂房长度原因,两个轧机之间的棒线材需要转向0︒~180︒,因此在棒线材转向时需要用到引导棒线材转向的围盘,棒线材在围盘中通过时在围盘的内侧板上进行滑动摩擦,造成对内侧板的磨损,通常需要1个月更换一次损坏的内侧板,耗时耗力,每年检修费用超30万元,因此如何减小内侧板的损耗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棒线材在通过围盘过程中减小对围盘内侧板磨损的围盘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在棒线材轧钢生产线中的围盘,围盘用于引导棒线材的转向,围盘包括位于底部的弯道,弯道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设置在弯道上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棒线材在围盘中转向与所述内侧板相贴近,所述弯道中设有第一辊筒,第一辊筒间隔设置在棒线材与内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辊筒的轴向垂直于弯道。
进一步,第一辊筒安装在第一滚筒架中,第一滚筒架包括与弯道垂直的立板以及分别位于立板上下两端的水平架板,立板固定安装在内侧板或外侧板上,第一辊筒的转动轴两端分别与两组水平架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侧板为直板,弯道对应内侧板的一边为直边,位于围盘的入口和出口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辊筒,两个第一辊筒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围盘中还设有用于调节棒线材与第一辊筒接触面积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接近位于围盘入口处的第一辊筒,调节装置包括从内侧板外部向外侧板方向设置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穿过内侧板进入围盘中,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有轴承外圈,轴承的内圈中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第一滚筒架相同结构的第二滚筒架,第二辊筒架中设有第二辊筒。
进一步,所述内侧板为对应棒线材转向弧度的弧形板,位于围盘的入口、出口以及对应内侧板的拐点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辊筒。
进一步,所述内侧板为对应棒线材转向弧度的弧形板,位于围盘的入口和出口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辊筒,围盘中对应内侧板的拐点处设有用于调节棒线材与第一辊筒接触面积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从内侧板外部向外侧板方向设置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穿过内侧板进入围盘中,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有轴承外圈,轴承的内圈中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第一滚筒架相同结构的第二滚筒架,第二辊筒架中设有第二辊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围盘中的棒线材和内侧板之间设置辊轮,可以避免棒线材与内侧板直接接触,辊轮可通过滚动来减小与棒线材摩擦造成的磨损,并且辊筒可避免棒线材转向时因摩擦力过大导致被卡住造成的运行不畅。
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设计围盘的内侧板的形状,如果两个轧机之间的间距较大,棒线材可以通过一个平缓的弧度进行转向,则适用于直板结构的内侧板,如果两个轧机之间的距离较近,棒线材转向的弧度会比较大,则内侧板的结构适用与棒线材转向弧度相近似的弧形板结构。
3、本实用新型中的内侧板为直板,在围盘的入口和出口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辊筒,由于位于围盘入口位置的第一辊筒与棒线材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最大,因此对此处的第一辊筒产生的磨损也最大,本本实用新型通过把调节装置设置在围盘的入口位置,通过控制调节装置中的第二辊筒的伸出可以减小棒线材与入口处的第一辊筒的接触面,从而减小棒线材对入口处的第一辊筒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9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