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8000.1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8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甘晶;王冠;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明浩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重量 限制器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实验装置,包括温度调节器、加热线圈以及温度感应器,加热线圈和温度感应器均与温度调节器连接,加热线圈绕在压力传感板的侧面,在通电状态下,能对压力传感板进行加热或保温,温度感应器用于监控压力传感板表面温度,温度调节器能接收温度感应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并控制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获得在不同温度下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的性能参数,更加全面、精准的评价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超载导致的起重机侧翻、起重臂断裂事故时有发生,于是国家出台了相关措施,对起重设备强制安装超载限制器以达到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目的。 由于起重机的工作特点是被吊物体体积大,重量重,所以经常出现超载现象。起重机的超载运行会造成桥件主梁下挠,部件严重受损,使用寿命缩短,严重的会造成人身伤亡及设备事故,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起重机上安装超载限制器不仅是对起重机械安全的一种保护装置,同时也是保证起重机安全运行的一种防护措施。 起重机超载限制器主要用于桥吊、门吊等各种起重设备上,起重机超载限制器是用于测量和控制起重超载的测控仪器。起重机超载限制器主要由称重传感器、控制仪表组成。当起重机起吊后,起重机超载限制器的传感器受压产生与载荷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完成重量/电压转换,电压信号的基准分别设定在额定值的90%、105%、130%,当载荷达到90%时,起重机超载限制器预报警器动作,蜂鸣器发出断续声,但不控制继电器动作,不限制起重机提升;当载荷达到105%时,为避免启动时冲击载荷引起的瞬间虚假超载,起重机超载限制器设置了一个延时电路,如果超载存在,起重机超载限制器则判定是真正的超载,立即切断起升电机电源,红色指示灯亮;如果载荷大于130%,起重机超载限制器立即切断起升电机电源,同时发出声光报警,起重机停止起升作业,但不影响其它方面的作业。
由于起重机超载限制器的重要作用,对起重机超载限制器的专业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称重传感器的性能检测,目前,针对起重机超载限制器的称重传感器性能检测集中在对称重传感器承压后的压力反馈精度、承压疲劳抗性等方面。然而,由于称重传感器属于精密元件,当外界温度较大时,压力传感器受温度影响导致精度不高,会产生零点漂移等问题,从而增大测量误差。而起重机超载限制器的工作环境也会受到起重机本身的散热、天气等因素,使得称重传感器的温度达到50℃甚至更高,因此,对起重机超载限制器抗热能力的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目前针对起重机超载限制器的检测,尚未有考虑温度因素的先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实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实验装置,其中:包括承压底座,承压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加压平板,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的压力传感板放置在承压底座上,加压平板上安装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能对加压平板施加预定压力,使加压平板压在压力传感板上,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实验装置还包括温度调节器、加热线圈以及温度感应器,加热线圈和温度感应器均与温度调节器连接,加热线圈绕在压力传感板的侧面,在通电状态下,能对压力传感板进行加热或保温,温度感应器用于监控压力传感板表面温度,温度调节器能接收温度感应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并控制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
上述的液压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油缸以及压力表,液压千斤顶的缸底与加压平板固定连接,液压千斤顶的顶部与配重结构固定连接,油缸与液压千斤顶连接,用于为液压千斤顶供油,压力表安装在油缸上,用于指示液压千斤顶的压力值。
上述的配重结构包括支脚配重块、承力工字钢和顶部配重块,支脚配重块放置在承压底座左右两侧的地面上,承力工字钢数量为若干个,等间距地平置在左右两侧的支脚配重块上,顶部配重块堆放在承力工字钢上,液压千斤顶的顶部与承力工字钢顶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