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兆以太网OCP适配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32863.8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 ocp 适配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兆以太网OCP适配卡,包括主控芯片U1,与U1连接的电源模块,两个与U1连接的SPF+光模块,与U1连接的OCP转接模块,还包括7组并联的旁路电容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具有极佳的性能表现,应用于适应当虚拟化与大数据运算的需求,当与Microsoft操作系统的接收端扩展或Linux操作系统中的可扩展I/O一起使用时,能够有效平衡多个中央处理单元间的网络负载,适应当前及往后较长时期实现多个网络段的理想的解决方案,担任着关键的高性能服务器高性能和网络应用环境的任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兆以太网OCP适配卡。
背景技术
对于数据中心(特别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来说,使用优化的硬件来提高工作负载的能效仍然是一个关键目标。开放计算项目(OCP)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分类在能耗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这通常会导致服务器数量和总体能耗的减少。
网卡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I/O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进行。大多数数据中心等机构依赖一个可扩展的设施来为I/O服务,以更快的交付信息,帮助获得更好的收益。事实上,当很难获得利润的时候,解决存储I/O性能瓶颈在经济疲软时变得更加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兆以太网OCP适配卡,主控芯片U1,与所述U1连接的电源模块,两个与所述U1连接的SPF+光模块,与所述U1连接的OCP转接模块,还包括7组并联的旁路电容组。
作为改进,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同步降压转换器U5,所述U5的第一端口(VBST)串接电阻R70后串接电容C127再串接电阻R75,所述R75串接电容C136,所述C136的末端接地;所述U5的降压输出端口(LL)串接电感L2后接入数字电路电源VCCD,所述R75并联电阻R74,所述L2与第一RC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一RC并联电路由电阻R76和电容C137串联组成,所述C137和所述R76都连接电容C140的一端,所述C1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U5的第六引脚(VFB),所述第六引脚(VFB)连接电阻R77后串接电阻R73,所述R73并联电容C129,所述R73串接电阻R69后接入辅助偏置电源输出端INTVCC,所述第六引脚还连接电阻R80,所述R80另一端串接电阻R72,所述R72另一端接地;所述U5的第七引脚(VREG)连接电容C138的一端,所述C138的末端接地,所述第七引脚也接入所述INTVCC;所述U5的第八引脚(THPAD)接地;所述U5的第九引脚(PGOOD)连接电阻R81再串接辅助电源接口AUX;所述U5的第十引脚(EN)接入供电端3P3V,所述第十引脚还连接电阻R85,所述R8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U5的第十一引脚(MODE)连接电阻R86和电阻R82,所述R86另一端接地;所述U5的第十二引脚(TRIP)连接电阻R87和电阻R83,所述R83另一端接入所述INTVCC,所述R87另一端接地;所述U5的第十三引脚(RF)连接电阻R88和电阻R84,所述R88另一端接地,所述R84另一端接入所述INTVCC;所述R80和所述R72都连接电阻R79再连接所述U1;所述R77和所述R73都连接电阻R78再连接所述U1。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OCP转接模块包括板对板连接器J2,所述U1设有8对PCIE转接端口,每对所述PCIE转接端口连接所述J2。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芯片U3和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芯片U4,所述U3的第一引脚(SCL)连接外部温度传感器,所述U3的第一引脚(SCL)和第二引脚(SDA)连接所述J2,所述U4连接电阻R53和电阻R54。
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SFP+光模块设有两组解耦电路。
作为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解耦电路包括5个并联的解耦电容,每个所述解耦电容的一端接入所述供电端3P3V,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2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厚度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抗风压隔热门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