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NG船管路弯头三向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7182.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闫冬峰;徐帅;孙攀;曾小浪;徐鑫俊;张浩;秦芳;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F16L4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杜冰云;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管路 弯头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NG船管路弯头三向限位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管路弯头和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管路弯头的两侧,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管路弯头侧面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连接管、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限位支撑架以及固定在限位支撑架上的隔离板,所述连接管与隔离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LNG船大通径管路弯头的三向限位固定问题,极大地减少了LNG船大通径管路弯头限位装置的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船管路弯头三向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LNG船主甲板上布置有多个系统管路,由于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面临多种工况,为保证主甲板上管路的安全,需要对管路进行应力分析,其中某些大通径弯头处经过应力分析,需要进行三向限位,以防止管路移动致使管路单元损坏。
目前,传统的管夹形式无法实现这些大通径管路弯头的三向限位,且管夹和支架占用的甲板空间较大,对船舶施工建造和船舶正常运营过程中甲板上的操作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人员行走十分不方便,这对于LNG船的设计来说通常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NG船管路弯头三向限位装置,有效解决了LNG船大通径管路弯头的三向限位固定问题。
一种LNG船管路弯头三向限位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管路弯头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管路弯头的两侧,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管路弯头侧面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连接管、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限位支撑架以及固定在限位支撑架上的隔离板,所述连接管与隔离板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通过螺栓与限位支撑架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撑架为L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和连接管均由316L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LNG船大通径管路弯头的三向限位固定问题,极大地减少了LNG船大通径管路弯头限位装置的安装空间,给甲板上的操作和人员行走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2、通过在连接管与限位支撑架之间设置聚四氟乙烯板,不仅可以避免不同金属间的电化学腐蚀,保持两种金属间的电平衡,也可以减轻本装置的整体质量,降低本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为固定板,2为连接管,3为隔离板,4为限位支撑架,5为管路弯头,6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LNG船管路弯头三向限位装置,包括底座6、设置在底座6上的管路弯头5和限位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7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
- 下一篇:一种大型薄膜型LNG船专用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