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毫米波识别人体存在的节能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26179.9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4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元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23/04 | 分类号: | F21V23/04;H05B45/3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郭明月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毫米波 识别 人体 存在 节能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毫米波识别人体存在的节能灯,属于毫米波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毫米波识别人体存在的节能灯,解决现有感应灯在人体静止时易错误关闭,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其包括照明灯组,所述照明灯组电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有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还设置有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微控制器和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与照明灯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毫米波识别人体存在的节能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毫米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毫米波识别人体存在的节能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感应灯,是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是否有人体热源存在,来开关照明灯。红外传感器,在探测人体的时候,是利用探测范围内,红外增强或者减少,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人体处于禁止状态,探测范围内的红外线没有变化,极易判断人体不存在,继而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毫米波识别人体存在的节能灯,解决现有感应灯在人体静止时易错误关闭,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毫米波识别人体存在的节能灯,包括照明灯组,所述照明灯组电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有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还设置有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微控制器和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与照明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组为LED灯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为三极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照明灯组,所述照明灯组电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有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还设置有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微控制器和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与照明灯组电连接。
通过该设置,第一供电电源为微控制器和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供电,第二供电电源为照明灯组供电,当人体处于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内,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探测到有人体存在,将电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发出电信号使控制开关导通,继而使照明灯组通电照明。反之,当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内没有人体存在时,微控制器使控制开关断开,关闭照明灯组。由于毫米波可以穿透人体的衣物,直接探测人体呼吸过程中的微振动,通过探测人体呼吸时产生的有规律的振动,可以有效的判断人体是否存在,即使在人体相对静止,只要有呼吸,即可正确检测是否有人体存在,确保人体静止时照明灯组仍能正常提供照明,解决了现有感应灯在人体静止时易错误关闭,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标记:1-照明灯组、2-控制开关、3-微控制器、4-毫米波人体探测传感器、5-第一供电电源、6-第二供电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元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元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6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加热功能的雷达天线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