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1046.4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7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娟;王伟;黎艳奇;黄立平;樊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盟生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识别 培养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包括盖子、标签、固定件和底壳,所述盖子盖设在底壳的上端,所述标签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壳的侧面;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所述盖子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平面接触区域,所述底壳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平面接触区域;所述盖子的内侧的底部至少设有3个凸起,所述凸起均位于底壳侧壁的正上方,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2mm,该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可通过培养皿内置的RFID标签储存患者身份信息和样本信息,不需要用笔书写或打印纸标签;通过RFID读写设备或系统就可以自动读取标签所储存的患者身份信息和样本信息,方便、快捷、经济、准确并可追溯,从而有效防止操作者自身失误造成的患者样本错配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培养皿在使用时,为区分不同的培养皿对应的患者身份信息和样品信息,需要实验室人员使用笔将患者信息写在培养皿上或者打印好普通的纸标签贴在培养皿外面。目前使用标签纸打印的方式,由操作人员在标签纸上打印二维码或条形码来识别患者身份信息和样品信息,但是条形码或二维码在标签打印时就需要确定下来信息,且一旦打印出来无法改变信息内容,条形码或二维码所代表的信息也非常有限。
另外培养皿的患者身份信息和样品信息需要核对,以确保对应的承载样本的培养皿对应正确的患者身份信息,目前现有的传统的信息记录方式容易磨损导致信息模糊不清,不便于肉眼观察读取,严重时造成信息丢失的问题,存在人工操作错配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包括盖子、标签、固定件和底壳,所述盖子盖设在底壳的上端,所述标签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壳的侧面;
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
所述盖子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平面接触区域,所述底壳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平面接触区域;
所述盖子的内侧的底部至少设有3个凸起,所述凸起均位于底壳侧壁的正上方,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2mm。
作为优选,所述盖子的第一平面接触区域为圆形或圆环形台阶。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第二平面接触区域为圆形或圆环形台阶。
作为优选,所述盖子的高度大于2.5mm。
作为优选,所述标签通过超声波焊接或打胶的方式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外侧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可通过培养皿内置的RFID标签储存患者身份信息和样本信息,不需要用笔书写或打印纸标签;通过RFID读写设备或系统就可以自动读取标签所储存的患者身份信息和样本信息,方便、快捷、经济、准确并可追溯,从而有效防止操作者自身失误造成的患者样本错配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智能识别的培养皿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盟生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力盟生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1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锁芯
- 下一篇:一种园林灌溉用自动混合的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