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袋开孔余料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8476.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3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启晨恒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14 | 分类号: | B31B70/14;B31B70/7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沈红星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袋 开孔余料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袋开孔余料回收装置,包括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套有移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风扇转动,抽取空气,便于软管和进料口将余料吸进余料回收装置本体内,塑料袋余料被静电板吸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螺纹杆带动移动块和刮板进行移动,使刮板将静电板表面的塑料袋余料刮下来,第三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齿条进行移动,使齿条通过挤压块挤压余料,从而便于将余料挤压成压缩块,方便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袋开孔余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购物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塑料袋,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而塑料袋需要进行开孔,开孔时会留下大量的余料。
部分的塑料袋余料回收装置需要工人自己将余料投入回收装置内,因为塑料袋开孔时留下的余料较小且轻薄,在收纳的时候非常麻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塑料袋开孔余料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袋开孔余料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需要工人自己将余料投入回收装置内非常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袋开孔余料回收装置,包括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套有移动块,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静电板,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左侧固定后连接有软管,且软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
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装设有齿条,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设块,所述余料回收装置本体的侧面开设有透气网格。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包括刮板和内螺纹,所述移动块的侧面装设有刮板,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风扇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齿条包括滑动槽和挤压块,所述齿条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插设块插设在滑动槽内,所述齿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内螺纹相互啮合,且内螺纹与第一螺纹杆组成螺旋转动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风扇转动,抽取空气,便于软管和进料口将余料吸进余料回收装置本体内,塑料袋余料被静电板吸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螺纹杆带动移动块和刮板进行移动,使刮板将静电板表面的塑料袋余料刮下来,第三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齿条进行移动,使齿条通过挤压块挤压余料,从而便于将余料挤压成压缩块,方便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启晨恒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启晨恒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8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高温阻燃电线电缆
- 下一篇:一种脱硫废水处理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