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6520.4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7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华;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86 | 分类号: | H01M50/586;H01M50/593;H01M50/583;H01M50/15;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邹敏敏 |
地址: | 335599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顶盖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其中,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连接顶盖片的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顶盖片设有正极引入孔,正极单元包括穿设正极引入孔的正极柱和连接正极柱的正极转接件,正极转接件的中部设有熔断缺口和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卡接并覆盖于熔断缺口。熔断缺口卡接第一绝缘件且被第一绝缘件所覆盖,用卡接取代包胶,可避免因包胶而产生污染导致焊接质量差,且卡接方式牢靠可有效保证熔断缺口中的绝缘性。另外,第一绝缘件覆盖熔断缺口,可避免正极转接件于熔断缺口断裂之后,其断裂部受气压、或者使用的影响而接触正极柱从而再次导通,故通过第一绝缘件的设置可保证于二次电池异常时切断电流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电动工具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驱动电源向着高容量、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这为二次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次电池通常采用转接件来连接极柱和电极组件,转接件一般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极柱。为了防止电池发生异常产生大电流而导致爆炸等危险,行业人士通过在顶盖上设置电流切断装置,比如,设置电连接顶盖片和极柱的翻转片,在电池内部产生较多气体,内部压力超过设定值后翻转片翻转而断开顶盖片和极柱之间的电连接,或者于转接件上设置熔断缺口,即将局部的过电流能力减弱,故产生大电流时可于缺口处断裂而切断电流,但转接件断裂之后断裂部又可能受气压、或者使用的影响而接触极柱从而再次导通,故需要于熔断缺口处设置绝缘部件而防止熔断部分再电连接,目前一般采用将熔断缺口进行包胶或者于面向顶盖片的一侧粘附塑胶片。包胶容易产生污染而影响转接件和极柱之间的焊接,而粘附塑胶片其牢靠性不佳容易脱落,故,上述方式皆会影响顶盖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保证极柱和连接件之间的焊接牢靠性及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连接所述顶盖片的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所述顶盖片设有正极引入孔,所述正极单元包括穿设所述正极引入孔的正极柱和连接所述正极柱的正极转接件,所述正极转接件的中部设有熔断缺口和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卡接并覆盖于所述熔断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的正极转接件的熔断缺口卡接第一绝缘件且被第一绝缘件所覆盖,用卡接取代包胶方式,可避免因包胶而产生污染导致焊接质量差,且卡接方式牢靠可有效保证熔断缺口中的绝缘性。更重要的是,第一绝缘件覆盖熔断缺口,可避免正极转接件于熔断缺口断裂之后,其断裂部受气压、或者使用的影响而接触正极柱从而再次导通,故通过第一绝缘件的设置可保证于二次电池异常时切断电流的有效性,从而保证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较佳的,所述正极转接件插接固定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和正极转接件的插接配合可使正极转接件的绝缘牢靠性更佳。
较佳的,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搭接部、伸入部和卡接部,所述搭接部位于所述熔断缺口的上方且搭接于所述熔断缺口,所述伸入部填充于所述熔断缺口内,所述卡接部卡接固定于所述熔断缺口的下部边沿。更佳的,所述第二绝缘件对应所述卡接部设有容纳所述卡接部的避让槽。
较佳的,所述正极转接件包括接触部、分叉部和位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分叉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正极柱焊接固定,所述过渡部上设置所述熔断缺口且两端向远离所述接触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分叉部,所述分叉部用于连接二次电池的正极片。所述正极转接件为板状结构且沿竖直方向的尺寸一致。所述过渡部和所述分叉部围设成开口远离所述接触部且槽底为弧形的空心槽。
较佳的,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本体部和于所述本体部的两相对侧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本体部的长度方向设有相对的第一长条槽和第二长条槽,所述正极转接件沿所述本体部的长度方向插接于所述第一长条槽和所述第二长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6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绘画使用的彩色铅笔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美缝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