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工业相机的智能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64329.8 | 申请日: | 2021-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于雯;李曙生;王艳;张佳佳;吉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2;B65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韦海英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业 相机 智能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相机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包括自我供电装置、控制器、来料检测控制装置以及垃圾接料机构,来料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来料控制装置、导向检测槽、工业相机以及卸料控制装置,垃圾接料机构包括一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盘以及垃圾储存子桶,来料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垃圾投料口位置的来料挡板以及能够驱动其水平滑动打开的来料控制电缸,卸料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导向检测槽底部开口位置的卸料挡板、以及能够驱动其水平滑动打开的卸料控制电缸,本实用新型识别性高,通过工业相机对投入其内的垃圾首先进行识别,然后通过控制选择与之对应的垃圾桶来进行投料,进一步方便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工业相机的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居住环境中的垃圾桶设置,需要人为自主的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这一做法虽有效地将垃圾进行了区分,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不明确,导致垃圾桶中仍然会有大量的混合垃圾,这对后续的垃圾处理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这也会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市面上的智能垃圾桶往往是智能感应垃圾桶盖进行投放无法有效地将垃圾进行自主识别并进行垃圾分类,也无法及时告知垃圾桶内的垃圾存量,这就会出现垃圾溢出并污染环境的现状,增加人工清扫以及垃圾桶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工业相机的智能垃圾桶,其识别性高,通过工业相机对投入其内的垃圾首先进行识别,然后通过控制选择与之对应的垃圾桶来进行投料,进一步方便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相机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包括自我供电装置、控制器、来料检测控制装置以及垃圾接料机构,所述垃圾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垃圾投料口,所述来料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来料控制装置、导向检测槽、设置于导向检测槽内的工业相机以及卸料控制装置,所述垃圾接料机构包括一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盘以及环形均布设置于旋转盘上垃圾储存子桶,所述来料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垃圾投料口位置的来料挡板以及能够驱动其水平滑动打开的来料控制电缸,所述导向检测槽位于垃圾投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卸料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导向检测槽底部开口位置的卸料挡板、以及能够驱动其水平滑动打开的卸料控制电缸,所述电机通过锥齿轮啮合传动控制旋转盘转动,所述垃圾储存子桶限位安装于旋转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自我供电装置包括若干设置于垃圾桶本体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蓄电池。
进一步的,在所述垃圾储存子桶的内侧设有感应垃圾容量的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垃圾容量达到所述控制器内设置的范围值后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警报器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投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靠近的人体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与自我供电装置、工业相机、电机、来料控制电缸、卸料控制电缸、红外感应传感器、报警器以及人体接近传感器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4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