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电电路、供电装置以及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9697.7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8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覃富;蒋利;翁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H9/04;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任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电路 装置 以及 显示屏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供电装置以及显示屏,通过开关模块在输入导通信号时转接外部输入电压,控制模块当输入上电信号时输出所述导通信号,延时模块吸收预设时长的所述外部输入电压,并将所述预设时长之后的所述外部输入电压作为供电电压输出至用电负载,延时模块会将开关模块异常转接的外部输入电压异常进行吸收,以使该异常转接的外部输入电压不会作用在用电负载,从而保证了输出至用电负载的供电电压不会出现电压尖刺和过冲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路、供电装置以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传统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在上电的时候会出现电压尖刺和过冲,而供电电路出现的电压尖刺和过冲会导致显示屏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旨在解决传统的供电电路在上电时会出现电压尖刺和过冲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
开关模块,配置为当输入导通信号时转接外部输入电压;
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配置为当输入上电信号时输出所述导通信号;以及
延时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配置为吸收预设时长的所述外部输入电压,并将所述预设时长之后的所述外部输入电压作为供电电压输出至用电负载。
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下拉模块;
所述下拉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配置为当停止输入所述上电信号时,输出下拉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当输入所述下拉信号时停止输出所述导通信号;
所述延时模块,还配置为当停止输出所述供电电压时,吸收所述用电负载的反冲电压。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延时模块包括延时组件和滤波组件;
所述延时组件,配置为吸收所述预设时长的所述外部输入电压;
所述滤波组件,与所述延时组件连接,配置为对所述预设时长之后的所述外部输入电压进行滤波以生成所述供电电压。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且连接至所述开关模块的外部输入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且连接至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开关模块的外部输入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的上电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的导通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拉模块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至所述下拉模块的下拉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下拉模块的上电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与电源地连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组件包括第三电容;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延时组件的外部输入电压输入端和所述延时组件的反冲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地。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组件包括第四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锐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9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脉动真空灭菌器整体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水精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