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高效混匀制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31819.8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穆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品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H01M4/04;H01M10/052;B01F13/10;B01F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罗宇智 |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石墨 负极 高效 制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高效混匀制片装置,涉及到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混匀机构、入料口、出料口、弧形挡板、混匀转轴、第一压片辊、第二压片辊、第三压片辊、传送带。有益效果:通过混匀机构内部设置的多个搅拌柱将石墨粉和粘结剂等原料搅拌进行混匀成团,同时通过锤压头的作用对团状物料进行不断锤压折叠进行混匀,使得最终产出的电池极片为均匀的混合物;由于多级压片辊之间的间距不断缩小,使得团状物料在多级压片辊的作用下逐步压成所需厚度的锂电池极片,并且由于多级压延使得压出的极片均匀的同时不易发生贴合不紧而产生破裂,使得生产出的极片厚度均匀良品率高,减少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高效混匀制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能源的使用更加广泛,高比容量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在越来越常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多种多样的锂电池中,石墨负极材料是最常用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在石墨负极极片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石墨粉状原料、粘合剂等原料进行混合,但现有的石墨混合装置,其混合速率慢,并且由于粘结剂的特点使得石墨混合后成团状,使得整体不易混合均匀。
并且由于粘结剂易挥发等特点,导致混匀成团后的石墨负极团必须立刻送入辊压机进行辊压成型,如若耽搁则容易造成粘结剂失效,导致最终制成的石墨极片易皱易破,导致极片的良品率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高效混匀制片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高效混匀制片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混匀机构,所述装置外壳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装置外壳底端一端开设有极片出口,所述装置外壳中央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混匀机构,所述混匀机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混匀机构底端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混匀机构中央设置有混匀转轴,所述混匀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柱,所述搅拌柱顶端设置有锤压头,所述出料口底端设置有第一压片辊,所述第一压片辊下方设置有第二压片辊,所述第二压片辊下方设置有第三压片辊,所述第三压片辊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部设置有传送转轴。
进一步,所述弧形挡板在出料口内部滑动,所述弧形挡板能够封闭或开放出料口。
进一步,所述搅拌柱之间间隔螺旋设置,所述锤压头表面和混匀机构内表面相切。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片辊之间的间距为8mm,所述第二压片辊之间的间距为3mm,所述第三压片辊之间的间距为1mm。
进一步,所述传送转轴转动带动传送带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品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品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1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光绒原料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恒温换药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