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鼠观察箱及其小鼠实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0630.9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月;鲍静雨;李如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和(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A01K29/00;A6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田婕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洞庭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鼠 观察 及其 实验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小鼠观察箱及其小鼠实验设备,属于小鼠实验技术领域。该小鼠观察箱及其小鼠实验设备,包括箱体和实验件。所述箱体包括箱壳和箱盖,所述箱盖转动连接于所述箱壳上表面,且所述箱盖一侧设置有锁扣,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一端贯穿于所述箱体一侧且延伸至外部,所述锁定件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外壁,且所述锁定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外壁贴合。通过本装置的设计,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小鼠限位固定,进而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小鼠进行注射,避免了在注射过程中,因小鼠无法限位固定原因而导致无法正常注射,影响实验正常进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鼠实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小鼠观察箱及其小鼠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用的小鼠是指被普遍用在生理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作为实验动物的白色皮毛大鼠或小鼠,在实验过程中,均离不开观察箱以及箱内实验设备,在相应的实验过程中,需要向小鼠注射相应的刺激药物,观察小鼠的反应,而常规的小鼠观察箱以及小鼠实验设备空间大小不可调节,无法根据小鼠尺寸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在小鼠注射刺激过程中容易强烈晃动,使刺激药物无法正常注射,影响实验正常进行。
在实际使用中,均无法实现自动化观察、记录小鼠的活动,同时无法自动便捷的控制小鼠观察箱内部的装置,整体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小鼠观察箱及其小鼠实验设备,旨在改善向小鼠注射相应的刺激药物,观察小鼠的反应,常规的小鼠观察箱以及小鼠实验设备空间大小不可调节,无法根据小鼠尺寸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在小鼠注射刺激过程中容易强烈晃动,使刺激药物无法正常注射,影响实验正常进行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小鼠观察箱及其小鼠实验设备,包括箱体和实验件。
所述箱体包括箱壳和箱盖,所述箱盖转动连接于所述箱壳上表面,且所述箱盖一侧设置有锁扣,所述箱盖通过所述锁扣与所述箱盖锁合,所述箱壳外壁和所述箱盖上表面均设置有针网,所述实验件包括限位板、支杆和锁定件,所述限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对称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支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一端,所述第一杆体一端与所述板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一端贯穿于所述箱体一侧且延伸至外部,所述锁定件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外壁,且所述锁定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外壁贴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把小鼠放置在本装置内,当需要对其打针时,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推动板体,通过板体与箱体滑动连接设计,缓缓推动板体滑动,通过针网观察内部小鼠和板体之间的间距,一定时间后,板体与小鼠贴合,小鼠无法移动,整体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小鼠限位,通过拧动锁定件,一定时间后,锁定件一端与第一杆体外壁或第二杆体外壁贴合,根据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位置决定,此时,通过针网即可对已经固定的小鼠注射,针网设置为三个,使其便于对小鼠不同位置进行注射,通过本装置的设计,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小鼠限位固定,进而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小鼠进行注射,避免了在注射过程中,因小鼠无法限位固定原因而导致无法正常注射,影响实验正常进行的问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板体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箱壳内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设计,实现板体滑动连接于箱壳内的设计,使其在对小鼠注射时,滑动两个板体,逐渐缩小小鼠活动范围,直至最终,两个板体与小鼠接触贴合,对其限位,使其便于注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锁定件包括支撑块和锁定杆,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箱壳外壁,所述锁定杆一端螺纹贯穿于所述支撑块一侧且延伸至外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支撑块支撑锁定杆,通过锁定杆一端螺纹贯穿于所述支撑块一侧且延伸至外部的设计,使其通过锁定杆对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锁定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和(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旭和(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0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件内圆车加工装置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中央空调节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