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底护板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3364.7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1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万龙;李建强;田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31;H01M50/227;B32B15/14;B32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崔莹莹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包底护板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及车辆,底护板包括两层玻璃纤维层和贴合夹设在两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之间的金属层,其中的一层所述玻璃纤维层贴装于电池包的底部。底护板采用高强度的玻璃纤维层与高塑性形变性能的金属层组合的形式,以使底护板具有良好的抵抗外部强间断的、高速冲击的能力,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电池包不受外部磕碰、搁底等工况的损伤。同时,玻璃纤维层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老化、耐酸碱、耐机油等性能,通过两层玻璃纤维层包覆在金属层表面,可以省去了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提升了底护板的防腐能力的同时,节省了底护板的表面处理工艺成本,并且这种轻质材料的运用可以降低底护板总体重量,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降低整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电池包一般都布置在整车的底盘下,动力电池包大面积暴露在整车车底。在车辆行驶过程压到路面上的石头或砖块等物质时,这些物质会飞溅或撞击到电池包底部;在车辆上坡过程中,电池包底部也容易刮蹭到地面;或者在路过减速带、碰到马路牙子时,也容易对电池包底部造成损伤。此外,电池包底部长期暴露在外,会受到酸、碱等强腐蚀性环境损伤,这些损伤都可能会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功能,甚至发生热失控或者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相关技术中,通常在电池包底部设置较厚的加强结构或金属结构板,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增加电池包重量,影响整车的能耗,增加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酸碱腐蚀,需要在金属板表面做表面处理,这既增加了材料成本和表面处理工艺成本,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后也可能在受到外部刮蹭后容易失效产生腐蚀,因此这种方式对电池包底部的防护效果也较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及车辆,以低成本的方式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底护板,包括两层玻璃纤维层和贴合夹设在两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之间的金属层,其中的一层所述玻璃纤维层贴装于电池包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上形成有多个通孔,两层所述玻璃纤维层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处热压复合或粘接。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和两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上分别开设有位置相应的安装孔,以通过贯穿所述金属层和两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上的安装孔的紧固件将所述底护板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包托盘。
可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层的材质选自聚丙烯基体连续玻璃纤维、聚酰胺基体连续玻璃纤维和聚氨酯基体连续玻璃纤维中的任一种,所述金属层的材质为钢或铝。
可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1mm~3mm,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0.5mm~2.5mm。
可选地,靠近所述电池包的一层所述玻璃纤维层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用于支撑在所述电池包底部。
可选地,靠近所述电池包的一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外表层还贴设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贴合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底部。
可选地,所述发泡层的材质选自聚氯乙烯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材料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发泡层的厚度为3mm~10mm。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电池包、用于安装所述电池包的托盘,以及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包底护板,所述底护板安装于所述托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池包的底护板采用高强度的玻璃纤维层与高塑性形变性能的金属层组合的形式,以使底护板具有良好的抵抗外部强间断的、高速冲击的能力,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电池包内部的电芯不受外部磕碰、搁底等工况的损伤。同时,玻璃纤维层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老化、耐酸碱、耐机油等性能,通过两层玻璃纤维层包覆在金属层表面,可以省去了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提升了底护板的防腐能力的同时,节省了底护板的表面处理工艺成本,并且这种轻质材料的运用可以降低底护板总体重量,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降低整车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3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规格开料多工位管端机
- 下一篇:一种水源稳定的高压式中心出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