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墙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9335.3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强;靳梁巍;吕晶;蔡长璐;张润楠;余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安装 结构 | ||
1.一种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墙体本体(3)、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二连接板(6)设于所述墙体本体(3)内,所述第一连接板(5)设于所述墙体本体(3)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连接;
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01)与第二连接部(202),所述第一连接部(201)用于与地基(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0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3)为保温墙体,包括第一板(306)、第二板(307)与设于第一板(306)和第二板(307)之间的保温层(308),所述第一安装槽(301)设于所述保温层(308)内,所述第一板(306)、第二板(307)与第二连接板(6)通过所述第二射钉(8)连接,所述勒脚设于所述第一板(306)上;
所述第二板(307)上远离第一板(306)的一侧设置有石膏板(30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还包括:
勒脚,所述勒脚设于所述墙体本体(3)的一侧,沿靠近墙体本体(3)的一侧,所述勒脚包括依次设置防水透气膜(302)、防虫网(304)与挂板(305),所述勒脚还包括泛水板(303),泛水板(303)一端设于防水透气膜(302)与墙体本体(3)之间,另一端延伸至地基(1)处,且所述挂板(305)朝向所述泛水板(303)的正投影落在所述泛水板(303)上,所述防水透气膜(302)、泛水板(303)、防虫网(304)与挂板(305)通过第三射钉(9)与所述墙体本体(3)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302)、泛水板(303)、防虫网(304)、挂板(305)与墙体本体通过第四射钉(10)与第二连接板(6)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内预埋锚固螺杆(4),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上设置第一螺纹孔(203),所述锚固螺杆(4)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203)并通过第一螺母(204)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02)上设置第二螺纹孔(205),所述第一连接板(5)上设置第三螺纹孔(501),所述第三螺纹孔(501)与第二螺纹孔(205)通过第一螺杆(502)与第二螺母(503)连接;
所述墙体本体内设置第一安装槽(301),所述第二连接板(6)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01)内,所述第二连接板(6)上靠近第一连接板(5)的一端设置第二安装槽(601),所述第一螺杆(502)靠近第二连接板(6)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01)内,所述第二连接板(6)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通过第一射钉(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6)与第一安装槽(301)通过第二射钉(8)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1)沿所述连接件(2)的中心线对称设于所述连接件(2)的两侧,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02)设于所述连接件(2)的中心线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板(303)另一端与所述地基(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有间距H。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膜(302)、防虫网(304)与挂板(305)的竖直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板(306)的竖直高度,所述石膏板(309)的竖直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板(307)的竖直高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30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各所述挂板(305)相互之间首末叠放设置,并与防水透气(302)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的方向朝向所述地基(1),各挂板(305)上设有第三射钉(9)。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安装结构还包括:
防水层(11),所述防水层(11)设于所述连接件(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之间;
散水坡(12),所述散水坡(12)设于所述地基(1)朝向第一板(306)的一侧,所述泛水板(303)朝向所述散水坡(12)的正投影落在所述散水坡上(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93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滑板车用座椅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有挡肩双层减振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