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方型抛光辊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5850.4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0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文东辉;汤炉滨;程美娇;袁巧玲;孔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116 | 分类号: | B24B31/116;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性 液动压 抛光 方型 辊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方型抛光辊子,包括呈镂空方体结构的辊子本体,所述辊子本体的各个侧面均布有类齿结构,同个侧面上的多个所述类齿结构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辊子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辊子本体内部相贯通设置。该方型抛光辊子结构巧妙,通过设置呈镂空方体结构的辊子本体,并在辊子本体表面形成用于形成液动压的类齿结构,从而使抛光液中的磨粒冲击工件表面以完成加工,根据仿形加工原理,方型抛光辊子可以加工直角面、矩形盒等工件,提高抛光效率,同时保证抛光效果,有利于上述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方型抛光辊子在抛光技术领域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方型抛光辊子及抛光工具。
背景技术
与传统机械抛光技术相比,流体抛光借助流体驱使磨粒冲击工件表面,避免了抛光工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改善了抛光加工后工件的表面质量,实现了光滑表面的加工。
以动压润滑理论为基础的液动压抛光也是流体抛光技术的一种。含有磨粒的抛光液覆盖于抛光轮表面的几何槽型上,带槽结构单元的抛光工具与工件间保持极小的间距。当开始抛光时,主轴带动辊子旋转,间隙中的流体存在速度梯度而产生剪切力,同时辊子与工件相对运动,抛光液从大口进小口出从而产生动压力,在剪切力和动压力的作用下,抛光液中的磨粒冲击工件表面以完成加工。
现有线性液动压抛光工具很少有专门针对直角面或矩形状的盒子等的抛光,当需要对该类工件抛光时,往往先对直角面的一个面先进行加工,待一个面完成后,再对下一个直角面进行操作,导致加工效率低,耗时久,无疑增加时间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上述抛光工具在抛光技术领域的推广及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方型抛光辊子,该方型抛光辊子结构巧妙,根据仿形加工原理,方型抛光辊子可以加工直角面、矩形盒等工件,提高抛光效率,同时保证抛光效果,有利于上述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方型抛光辊子在抛光技术领域的推广及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线性液动压抛光的方型抛光辊子,包括呈镂空方体结构的辊子本体,所述辊子本体的各个侧面均布有类齿结构,同个侧面上的多个所述类齿结构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辊子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辊子本体内部相贯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辊子本体为棱长为120mm的镂空正方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气孔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气孔为边长为24mm,深度为10mm的正方形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辊子本体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用于与抛光工具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辊子本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孔之间等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为直径为5mm的圆形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辊子本体侧面各均匀分布有12个类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类齿结构的截面为抛物线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类齿结构之间的间距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5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指解锁按扣型枪套
- 下一篇:一种彩色超声波诊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