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数据传输交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9803.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南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吴伟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数据传输 交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据传输交互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保护外壳、隔块、数据传输线、传输接口、显示屏、操作按键,本实用新型保护外壳的上壳体和后壳体采用蜂窝结构,能让装置内器件产生的热量很好的散发出去,后壳体上固定设置的隔块,让装置不与物体完全接触,阻挡热量的散发,传输线的第二接头可以用于与两个不同的电子设备连接,第二接头可以与外接电源进行连接,电子设备通过接头进行数据交换的同时,外接电源通过第三接头可以给装置进行供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子设备的电量下降,使得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能够长时间进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便于使用,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数据传输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如今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涉及的数据对象趋于多样化,这些数据通常都采用不同的电气接头,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传输方向。而且现在外场工作人员或者设备基站维护人员在外场工作时经常需要给其他设备传输数据,而且因为外场或者基站中涉及到的设备很多其可以连接的接头也不一样,而工作人员使用的电脑或者数据传输端不可能跟所有的设备接头都能够进行匹配,虽然现在已经有莫一种单对单的接头转换装置,但是如果存在多种不同接头的设备就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
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821379825.9的一种数据传输交互装置,包括装置壳体以及安装在装置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板;壳体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下侧安装有用于手动控制数据接头信号转换以及传输的接头按键;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接头,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数据输出设备连接的数据传输接口,通信接头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显示通信接头状态的指示灯。RS232接头、RS485接头、RJ45接头和USB接头是目前各种终端设备上使用最多的通信接头类型,通过ASIC芯片可实现对USB接头与这几种通信接头的转换,实现数据从数据传输端传输出来可一次与多种不同通信接头的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交互;另外设置光纤接头可对有传输速度和大数据量要求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交互。
但上述装置的电子器件多,就会在装置内造成拥挤,器件在工作时会放出热量,热量长时间在装置内聚集,使得装置易损坏,使用寿命降低,而且装置在进行数据传输交互时,不能长时间保持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数据传输交互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装置散热效果差,使用寿命低和不能长时间保持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数据传输交互装置,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的上壳体使用蜂窝结构,保护外壳的后壳体上固定设置有隔块,且后壳体也采用蜂窝结构,保护外壳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数据传输线,数据传输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接头,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保护外壳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保护外壳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操作按键。
进一步的,保护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灰尘进入到装置内部,对内部器件造成损坏,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数据传输接口包括RS232接头、RS485接头、RJ45接头、USB接头和光纤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种通信接口类型,通过ASIC芯片可实现对USB接口与这几种通信接口的转换,实现数据从数据传输端传输出来可一次与多种不同通信接口的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交互,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装置内部器件之间使用环氧树脂板连接隔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胶有良好的导热、散热性,且耐高温、低温,热稳定性良好,介电强度高,绝缘性能好,可以降低原器件的工作温度,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9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