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数控加工自动化机械手系统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4140.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武法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丁晓光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数控 加工 自动化 机械手 系统 单元 | ||
一种活塞数控加工自动化机械手系统单元,包括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机械手,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呈纵向排列状态设置,或呈横向排列状态设置,该机械手位于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一侧进行自动识别抓取,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通过机械手自动识别抓取来实现活塞的自动化加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的纵向排列状态设置,或横向排列状态设置,使机械手上下行程缩短,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数控加工自动化机械手系统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活塞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常规形式是采用人工方式,在一个机器中完成一道工序后,再采用人工方式将活塞装入到另一个机器中,再继续下一道工序,这种方式的缺陷是人工转移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生产效率低,人工转移不稳定,易造成产品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活塞数控加工自动化机械手系统单元,通过机械手自动识别抓取来实现活塞的自动化加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活塞加工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活塞数控加工自动化机械手系统单元,包括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机械手,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呈纵向排列状态设置,或呈横向排列状态设置,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均与机械手连接,该机械手位于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一侧进行自动识别抓取。
机械手采用五轴机器人或者六轴机器人。
机械手上设置有控制器。
控制器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控制器上连接有人机界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数控加工自动化机械手系统单元,通过机械手自动识别抓取来实现活塞的自动化加工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活塞加工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止口机、镗孔机、头部机、精外机、绞孔机的纵向排列状态设置,缩小机械手行程距离长度,使机械手上下行程缩短,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排列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排列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止口机1,镗孔机2,头部机3,精外机4,绞孔机5,机械手6,控制器7,人机界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活塞数控加工自动化机械手系统单元,包括止口机1、镗孔机2、头部机3、精外机4、绞孔机5、机械手6,止口机1、镗孔机2、头部机3、精外机4、绞孔机5呈纵向排列状态设置,或呈横向排列状态设置,止口机1、镗孔机2、头部机3、精外机4、绞孔机5均与机械手6连接,该机械手位于止口机1、镗孔机2、头部机3、精外机4、绞孔机5一侧进行自动识别抓取。
机械手6采用五轴机器人或者六轴机器人。
机械手6上设置有控制器7。
控制器7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控制器7上连接有人机界面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武法,未经王武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4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燃料电池热量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有生物菌剂的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