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2261.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香东;李瑞清;刘大洋;熊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E02B8/00;E02B8/06;A01G31/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鱼鳞 层状 结构 生态 漫水桥坝 | ||
1.一种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包含漫水桥坝(1)和消力池(5),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鱼鳞层状结构(2);其中:
所述漫水桥坝(1)的两端分别与河道的两岸相连;所述漫水桥坝(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河道两岸的供行人通过的通行装置;
所述鱼鳞层状结构(2)设置在所述漫水桥坝(1)的下游端与位于河床下游底面的底部基础层(6)之间,包含多层台阶(7);每层所述台阶(7)包含多个半圆弧形浅水池(8);同一层台阶(7)中的每相邻两个半圆弧形浅水池(8)之间都有间隔段;最下一层台阶(7)设置于河床下游底面的底部基础层(6)的外部边缘上;每往上一层台阶(7)都向上游水平方向收缩一段距离;最上一层台阶(7)的顶部高层与所述漫水桥坝(1)的顶部高程相同;在相邻两层台阶(7)之间,相对低一层的台阶(7)中的每一个半圆弧形浅水池(8)与相对高一层的台阶(7)中的两个半圆弧形浅水池(8)之间的间隔段对齐;
所述半圆弧形浅水池(8)包含半圆弧形底部(9)和向上凸出的围坎(10);所述围坎(10)设置在所述半圆弧形底部(9)的四周;
所述消力池(5)设置在所述底部基础层(6)的上面,靠近上游的一端与所述底部基础层(6)的靠近最下一层台阶(7)的外部边缘连为一体,靠近下游的一端有向上凸起的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形浅水池(8)的半圆弧形底部(9)为台阶(7)状砌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漫水桥坝(1)的顶部的条形墩(3);所述条形墩(3)包含多个条形墩台(4);所述条形墩台(4)为长条形,长边与水流方向平行;所述条形墩台(4)的上端面为供人行走的平面,靠近上游的一端和靠近下游的一端都为椭圆形;
所述条形墩(3)沿水流垂直方向铺设的;相邻两个条形墩台(4)之间留有供水流过流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墩(3)有两条;两条条形墩(3)的设置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下游底面的底部基础层(6)铺设在河床基础的上端面上;所述河床基础由原河床底部下挖得到;所述河床基础的中部为沿水流方向的上凸弧形;所述河床基础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河道的两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基础的上端面铺设有基础层;所述基础层由弧形大块石或大鹅卵石通过座浆法C10细石混凝土砌筑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个浮台景观;所述浮台景观设置在所述漫水桥坝(1)的上游;所述浮台景观包含圆柱体漂浮浮体(11)、圆柱形网箱(12)、连接杆(13)和固定缆绳(14);其中:
所述圆柱体漂浮浮体(11)由密度低于水的聚合材料制成;所述圆柱体漂浮浮体(11)上设有挂钩;所述圆柱体漂浮浮体(11)上开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15)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连通所述圆柱体漂浮浮体(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所述圆柱形网箱(12)为绿色土工织物网制成;所述圆柱形网箱(12)的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所述圆柱形网箱(12)的上端开口处与所述圆柱体漂浮浮体(11)的下端面无缝连接;
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圆柱体漂浮浮体(11)上的挂钩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缆绳(14)的一端与河道的一侧岸边预埋的钢筋圆环可拆卸连接,或与所述条形墩台(4)的靠近上游的一端预埋的钢筋圆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圆柱体漂浮浮体(11)上的挂钩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鱼鳞层状结构的生态漫水桥坝,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海漫(17)和护坦(18);其中:
所述海漫(17)靠近上游的一端与所述消力池(5)的靠近下游的一端的向上凸起的凸缘连为一体;所述海漫(17)靠近下游的一端与护坦(18)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未经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22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钢丝绳的加油装置
- 下一篇:监测传感插头及其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