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摘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9558.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墨林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蔡辉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用摘枣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摘枣器,提供了一种打枣装置,便于通过打枣装置的转动对枣进行击打,提高实用性,还增加了传输管装置,便于将打下的枣通过传输管排入箱体,提高实用性的农业用摘枣器,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连接有传输管,传输管远离盖板的一端连接有锥形漏斗,锥形漏斗的顶端连接有工作箱,工作箱的前端连接有第一防护箱,第一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两个第一转杆的前端与工作箱的内前侧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转杆的后端延伸至工作箱的内部连接有打枣装置,该农业用摘枣器,通过设置打枣装置,使其通过转动对枣进行击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摘枣器。
背景技术
枣,别称枣子,大枣、刺枣,贯枣,鼠李科枣属植物,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
枣在成熟后需人工通过打枣杆将枣打落,其中会参杂着枝叶和未成熟的枣,实用性较低,同时将枣打落至地面后还需后期进行拾取,使用便捷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枣装置,便于通过打枣装置的转动对枣进行击打,提高实用性,还增加了传输管装置,便于将打下的枣通过传输管排入箱体,提高实用性的农业用摘枣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摘枣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通过搭扣锁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管,传输管远离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漏斗,锥形漏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箱,工作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箱,第一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两个第一转杆的前端与工作箱的内前侧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转杆的后端穿过工作箱的前端且延伸至工作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打枣装置,两个打枣装置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内后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滚轴,两个第一转杆相对的区域设置有两个第二转杆,两个第二转杆的前端与第一防护箱的内前侧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转杆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前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转杆的外侧由后到前均依次套设有齿轮和第二滚轴,两个齿轮相啮合,两个第二滚轴分别与相靠近的第一滚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箱,第二防护箱的内后侧壁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前端穿过工作箱的后端与右侧的打枣装置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打枣装置包括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
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三转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软垫。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背带。
优选的,两个所述背带相靠近的区域设置有防护垫,防护垫的后端与箱体的前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外壁的下侧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用摘枣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墨林,未经李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9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斗底部的封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字形的铜型材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