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盗防揭功能的RFID标签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53616.4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扬无线射频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葛军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盗 功能 rfid 标签 | ||
具有防盗防揭功能的RFID标签。涉及RFID标签技术领域。包括标签天线和芯片,所述标签天线包括基材、正面金属天线、背面金属天线和两个过桥,所述正面金属天线设在基材正面、包括金属线圈,所述背面金属天线设在基材背面、包括一字型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一端通过一过桥连接在金属线圈的内部,另一端通过另一过桥连接在金属线圈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将芯片的绑定区外置,可减少过桥数量,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设置检测线,对检测线作易碎处理,便于实现标签防盗防揭功能;传输线所在的线性方向垂直于检测线的长边方向,而且控制两者的之间的距离,避免生产过程中热压不均导致的异常,可提升天线生产的蚀刻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盗防揭功能的RFID标签。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目前行业内的电子标签主要是常规的RFID标签,可对标签进行打印写码,存储及读取信息,但无防盗防揭功能;随着RFID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对电子标签的性能与要求越来越高,并对标签防盗防揭功能提出要求。
现有RFID标签组成包括基材、正面及背面金属天线、导电胶、芯片,正面金属天线附着于基材上方,导电胶位于金属天线上方,连接金属天线与芯片,背面天线附着于基材下方。
常规RFID标签通过接收电磁波获得能量以激活本身往外固定方向辐射电磁波,进行射频信息传输通讯。
目前行业内已有的RFID标签无防盗防揭功能,随着RFID标签的普及,对标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提出标签应具有防盗防揭功能;所以提出一种具有防盗防揭功能的RFID标签以解决上述问题,提升企业工产品竞争力、降低企业成本是大势所趋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加工,满足使用要求的具有防盗防揭功能的RFID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标签天线和芯片,所述标签天线包括基材、正面金属天线、背面金属天线和两个过桥,所述正面金属天线设在基材正面、包括金属线圈,所述背面金属天线设在基材背面、包括一字型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一端通过一过桥连接在金属线圈的内部,另一端通过另一过桥连接在金属线圈的外部;
所述芯片的绑定区设于标签天线的外侧;
还包括检测线和易碎层,所述检测线设在芯片绑定区的外侧,所述检测线连接芯片,
所述易碎层位于检测线以及基材之间,
和/或
所述易碎层位于正面金属天线以及基材之间;
所述传输线所在的线性方向垂直于检测线的长边方向。
所述标签天线的长度为5~100 mm,高度为5~100mm,标签天线线宽为:0.2~5mm,天线线距为0.2~5mm。
所述芯片的绑定区与位于金属线圈内部的过桥之间的距离>7mm。
所述芯片的绑定区的长度和宽度均>1mm。
所述检测线呈U形。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将芯片的绑定区外置,可减少过桥数量,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设置检测线,对检测线作易碎处理,便于实现标签防盗防揭功能;
传输线所在的线性方向垂直于检测线的长边方向,而且控制两者的之间的距离,避免生产过程中热压不均导致的异常,可提升天线生产的蚀刻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扬无线射频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未经上扬无线射频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3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灯
- 下一篇:一种室内设计用便携式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