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导离合体朝外的离合器与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3314.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9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海;黄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舒剑晖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离合 体朝外 离合器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导离合体朝外的离合器,包括:输入齿轮,输入齿轮设有内侧壁;传动件,传动件的主体与输入齿轮同轴设置;离合体,离合体设于切换区域内;手动齿轮,手动齿轮与输入齿轮同轴设置,手动齿轮设有解锁拨动部,解锁拨动部自手动齿轮的主体端部起,沿轴向向外延伸,解锁拨动部的横截面轮廓呈弧形,解锁拨动部设于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解锁拨动部设有凹槽或避空孔,离合体位于凹槽或避空孔内,凹槽或避空孔的底壁朝外侧倾斜。凹槽或避空孔的底壁朝外侧倾斜,使得离合器可以以其他形式安装,而保有减小启动滞后的特性。门锁,包括离合器和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与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智能锁需求的增加,全自动智能锁因其可以自动上锁和开锁而备受欢迎。全自动智能锁可实现自动上锁和开锁的关键是在于其使用了全自动锁体,而全自动锁体是否能在特殊情况下实现自由开锁便显得尤为重要,其需要依靠离合器来实现。当离合器解除离合后,机械钥匙开锁时的动力可直接作用于锁舌的伸出或者缩回,而不至于带动电机反转而克服额外的阻力。对于一些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或者减速比较大的减速箱来说,离合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基本代表锁体的质量。
在遇到特殊情形,如意外断电、齿轮崩齿等情况时,目前市面上存在两种主流的离合解除方式:一种是采用解锁板推动齿轮脱离啮合,原理类似汽车发动机减速箱的换挡;另一种是采用摆臂行星齿轮啮合方案,通过电机反转使行星齿轮脱离啮合。
但以上两种主流的离合解除方式,前者需要钥匙额外旋转一定角度进行推动解锁板,后者则需要依赖电机反转一定圈数使摆臂行星脱离啮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引导离合体朝外的离合器,当电机正常运转时,其能自主实现接合,使动力转递给锁舌。当电机因故障不运转时,其易于实现分离,使锁芯旋转的动力无需传递给减速箱,从而无需克服驱动减速箱的额外阻力。而且,离合器的分离无需额外的拨动、推动等解锁动作,全凭钥匙的旋转运动便可实现离合功能。而且,离合器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易于生产和装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门锁,其包括上述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引导离合体朝外的离合器,包括:
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设有内侧壁;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主体与所述输入齿轮同轴设置,所述传动件的主体设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区域为切换区域;
离合体,所述离合体设于所述切换区域内,当所述离合体卡在所述切换区域的端部极限位置时,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件接合,当所述离合体不处于所述切换区域的端部极限位置时,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件分离;
手动齿轮,所述手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同轴设置,所述手动齿轮设有解锁拨动部,所述解锁拨动部自所述手动齿轮的主体端部起,沿轴向向外延伸,所述解锁拨动部的横截面轮廓呈弧形,所述解锁拨动部设于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所述解锁拨动部设有凹槽或避空孔,所述离合体位于所述凹槽或避空孔内,所述凹槽或避空孔的底壁朝外侧倾斜。
具体地,所述内侧壁为圆弧面,所述外侧壁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缺口的侧壁为平面或内凹的弧面,使所述切换区域的横截面轮廓的两端处间距较窄,而中部间距较宽。
具体地,所述外侧壁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缺口,两个所述第一缺口绕所述传动件的转动轴线均匀分布。
具体地,所述凹槽或避空孔的底壁为弧面、斜面或局部锥面。
具体地,所述凹槽或避空孔的底壁为斜面或局部锥面,所述斜面或所述局部锥面的纵截面轮廓与所述手动齿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θ≤90°。
具体地,所述离合体呈球体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3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