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农情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2002.X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1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易丙洪;万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S19/14;B64C39/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常柯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农情监测系统,包括采集终端、无人机以及云服务器,采集终端安装在无人机上,采集终端包括主控模块、红外热成像装置、定位装置、电源模块以及通信装置,红外热成像装置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通过通信装置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主控模块、红外热成像装置、定位装置以及通信装置均与电源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无人机搭载采集终端,扩大了农情监测的范围,降低了人工成本;采用红外热成像装置进行农情监测,提高了农情信息采集的效率,提高了农情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农情监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情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农情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4.0时代的来临,各式各样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环境监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图像监测(含视频监控)又是环境监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目前的图像监控主要采用真色彩的普通光学摄像头,对农作物以及周围环境进行拍照或视频录制,通过图片或视频获取需要的农情信息。
现有的农情监测方案主要有如下缺点:
1)需要采集距离近,采用普通光学摄像头只能拍摄一定距离的物体,超过一定距离后,模糊的图片已经无法获取有用的农情信息;
2)采集效率低,普通光学摄像头的视场角有限,加上距离近的局限性,只能拍摄很小范围的物体,信息采集效率低下,远远满足不了农情监测的需求。
3)地点限制大,摄像头一般都是在容易施工的地方安装,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农情信息的获取。
4)部分情况下,AI区分难度大,例如,虫害颜色和植物颜色相近时,单凭图片的AI分析,很难识别区分植物本身和虫害。
5)时间限制大,普通光学摄像头一般只能在白天光线强度较好的环境下才能获取较为清晰的图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高效的智能农情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农情监测系统,包括采集终端、无人机以及云服务器,所述采集终端安装在所述无人机上,所述采集终端包括主控模块、红外热成像装置、定位装置、电源模块以及通信装置,所述红外热成像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红外热成像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以及所述通信装置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采集终端还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采集终端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采集终端还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五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采集终端还包括光学摄像装置,所述光学摄像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六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学摄像装置还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GPS定位模块和北斗定位模块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通信装置包括LoRa通信模块、NB-IoT通信模块以及ZigBee通信模块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采集终端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2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