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麦茶烘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5689.4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强;陈洪榜;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保税区爱信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麦 茶烘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麦茶烘炒装置,属于大麦茶烘炒技术领域,该大麦茶烘炒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四个支柱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固定板的上端活动贯穿有转杆,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杆,两个第二支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炒铲,第一支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杆,两个第三支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炒铲;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烘炒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麦茶烘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麦茶烘炒装置。
背景技术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凉浓郁的香茶,又称麦茶,麦汤,是将大麦焙烤,再磨成粉末而制成的饮料。它在制作过程中保留了大麦中原有的一些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消暑热、止干渴、助消化、减肥、壮血脉之功效。它是一种口味独特并且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饮料。
大麦茶在烘炒过程中尤其重要,会直接影响大麦茶的饮用质量,所以需要一种大麦茶烘炒均匀加热装置,提高大麦茶烘炒时受热的均匀性,以提高后续大麦茶的饮用质量。
但是由于市面上烘炒装置烘炒效果不佳,无法对大麦茶进行有效的烘炒,因此还存在烘炒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麦茶烘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烘炒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麦茶烘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四个所述支柱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活动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炒铲,所述第一支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杆,两个所述第三支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炒铲。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炒筒,所述炒筒的下内壁开凿有漏槽,所述底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漏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堵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炒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位置设置于漏槽的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均设置有刹车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炒铲的边缘紧贴炒筒的圆周内壁,两个所述第二炒铲的开口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开凿有进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炒铲和两个第二炒铲,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一支杆做旋转运动,第一支杆带动第一支杆的左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杆转动,因此第一炒铲做圆周运动,第一支杆带动第一支杆右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三支杆转动,因此两个第二炒铲亦做圆周运动,从而将大麦茶做翻炒工序,提升大麦茶的口感,亦可根据需要,调整电机的转速,将大麦茶翻炒工序加速或减缓,提高大麦茶烘炒时受热的均匀性,以提高后续大麦茶的饮用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保税区爱信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保税区爱信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5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机壳
- 下一篇:一种大麦茶加工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