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2907.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8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利明;岳亮亮;刘静;徐悦斌;何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50/559;H01M50/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唐超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集流盘 组装 结构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包括正极柱、正极集流盘、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正极集流盘和第一绝缘件之间。正极柱包括导电端和连接端,导电端和连接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依次贯穿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相比于第二绝缘件更靠近导电端,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设置有容纳空间。正极集流盘包括焊接盘和导电凸起,导电凸起设置在焊接盘靠近第二绝缘件的端面,连接端靠近正极集流盘的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正极集流盘和正极柱存在接触的部分仅为导电凸起远离焊接盘的端面和第三凹槽的槽底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池,该电池设置有上述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和一种设置有上述组装结构的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一般包括壳体和盖帽,槽体结构的壳体内部设置有电芯,壳体的槽口和盖帽封闭连接,电芯的正极通过正极极耳和盖帽位于壳体内的端面连接,因此盖帽带正电;电芯的负极通过负极极耳和壳体连接,因此壳体带负电。
但圆柱型全极耳锂离子电池与现有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区别为:圆柱型全极耳锂离子电池设置有正极柱但不设置有盖帽,圆柱型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壳体为槽体结构,壳体的槽口与负极盖板连接,正极柱的一端由壳体远离槽口的端面贯穿壳体的槽底面并进入壳体内,正极柱位于壳体内的一端通过正极集流盘连接电芯的正极。因此现有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中电芯和正极极耳的组装结构不适用于圆柱型全极耳锂离子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圆柱型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包括:正极柱、正极集流盘、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为方便叙述,将正极柱的两端中靠近正极集流盘连接的一端称为“连接端”,将正极柱的另一端称为“导电端”,导电端作为正极连接端子。导电端和连接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导电端和连接端的宽度均大于连接杆的宽度。连接杆依次贯穿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相比于第二绝缘件更靠近导电端,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设置有容纳空间。
第一绝缘件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绝缘件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的中轴线和第二贯穿孔的中轴线重合,连接杆贯穿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的孔径和第二贯穿孔的孔径均不小于连接杆的宽度。导电端的宽段大于第一贯穿孔的孔径,连接端的宽度大于第二贯穿孔的孔径。
第一绝缘件远离第二绝缘件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面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的孔口,导电端和第一凹槽接触,第一凹槽的宽度不小于导电端的宽度。第二绝缘件远离第一绝缘件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面设置有第二贯穿孔的孔口,连接端和第二凹槽接触,第二凹槽的宽度不小于连接端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端的侧壁和第一凹槽的内侧壁贴合,导电端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的端面和第一凹槽的槽底面壁贴合;连接端的侧壁和第二凹槽的内侧壁贴合,连接端位于第二凹槽的内部的端面和第二凹槽的槽底面壁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端的高度不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从而方便导电端的与其它导电材料的电性连接。
正极集流盘包括焊接盘和导电凸起,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正极集流盘和第一绝缘件之间,导电凸起设置在焊接盘靠近第二绝缘件的端面。连接端靠近正极集流盘的端面设置有第三凹槽,导电凸起的宽度小于第三凹槽的宽度。导电凸起和第三凹槽的槽底面连接。焊接盘远离第二绝缘件的端面用于和电芯的正极连接,在全极耳锂离子电池中,焊接盘远离第二绝缘件的端面可用于和电芯的正极进行端面焊。正极柱通过正极集流盘和电芯的正极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焊接盘在第二绝缘件远离第一绝缘件的端面上的投影不超过该端面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2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减水剂生产用水喷淋废气净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