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4937.1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托;左琪;尹航;程志明;柳子尧;孙楚雨;刘鹏;王浩;朱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5/12 | 分类号: | E01F15/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王力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车行道 分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的交界处设有第一凹槽,分隔带包括转动承压组件和升降组件,第一凹槽底壁靠近第二车道一侧设有第二凹槽,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二凹槽内,转动承压组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且转动承压组件靠近第一车道的一侧与第一凹槽对应一侧的侧壁上端转动连接,转动承压组件的另一侧与升降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带在自然状态下升降组件向上凸出第二车道表面,可形成车辆从第二车道变更至第一车道的物理障碍,增加违规变道的阻力,当车辆从第一车道变更至第二车道时,升降组件缩进至第二凹槽内,方便变道,实现对两侧车道实质隔离,降低了车辆违规变道的概率,保证区域交通组织有效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控制中,为配合区域交通组织,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在两车道之间设置一条连续交通标线和一条间隔交通标线,要求该路段两个车道之间仅可从其中一个车道单侧变道至另外一个车道,而不能从另一个车道变更至一个车道,现有的单向变道通常是在两个车道之间划设单向变道标识线,但是,现有的标线形式无法形成实质性单向变道隔离,常有车辆违规变道,导致区域交通组织无法实现,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应用于相邻的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之间,所述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的交界处沿着车行道方向向下凹陷设置有条形第一凹槽,所述分隔带包括转动承压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凹槽底壁靠近所述第二车道一侧设有与升降组件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动承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转动承压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车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一侧的侧壁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承压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升降组件向上凸出所述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表面,所述转动承压组件表面与带动第二车道表面之间呈夹角,当车辆从第一车道逐渐变换至第二车道时,车辆碾压所述转动承压组件,并带动所述升降组件完全缩进所述第二凹槽内,以使得所述转动承压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车道表面水平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通过在相邻的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之间的凹槽处设置转动承压组件和升降组件,这样自然状态下,所述升降组件向上凸出所述第二车道表面,可形成车辆从第二车道变更至第一车道的物理障碍,增加违规变道的阻力,当车辆从所述第一车道变更至第二车道时,所述转动承压组件受压并带动所述升降组件缩进至所述第二凹槽内,进而方便车辆从第一车道无障碍变更至第二车道,并在车辆通过后所述升降组件自动复原,实现对两侧车道实质隔离,大大降低了车辆违规变道的概率,保证区域交通组织有效实现,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所述升降本体和第二回弹部件,所述第二回弹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升降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回弹部件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回弹部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回弹部件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本体的下端连接,当受到压力时,所述升降本体向下缩进所述第二凹槽,并同步压缩第二回弹部件。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第二回弹部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本体的下方,这样在车辆由第一车道变更至第二车道的过程中,所述升降本体受压并缩进所述第二凹槽,同时压缩所述第二回弹部件,这样在车辆完全变换至第二车道后,所述第二回弹部件由于回复力驱动所述升降本体上升,并凸出所述第二车道的表面,对车辆从第二车道变更至第一车道形成物理障碍。
进一步:所述升降本体包括多段站石,所述第二回弹部件多个第二弹簧,且多段站石沿着所述第二凹槽连续顺次相邻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弹簧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站石的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4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
- 下一篇:冷却风扇和噪音产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