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51605.5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放;徐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F3/00;B64F3/02;G05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首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73 | 代理人: | 梁婧宇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起降 式系留 无人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包括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飞行控制组件、风速风向传感器、系留线缆及系留综合控制组件,风速风向传感器连接在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底部,飞行控制组件设于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内,并与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和风速风向传感器电性连接,系留线缆一端与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连接;系留综合控制组件包括系留综合控制箱、转轴、驱动电机和转轴控制器,转轴、驱动电机和转轴控制器均设于系留综合控制箱内部,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系留线缆另一端穿过系留综合控制箱连接在转轴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起降式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主流系留无人机大部分是多旋翼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直升机结构简单,抗风性能、稳定性较弱。而系留无人机是通过系留线缆为无人机持续供电,具有长时间滞空的特点,所以可以广泛应用于通信中继、广电侦察监视、无线电侦测等领域。现有的系留无人机可通过控制多旋翼的转速改变无人机的姿态,可以调节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稳定性,但是其抗风能力很弱,只能达到6级,无法适应在稍微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在大风力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倾侧,甚至坠机。又因为多旋翼无人机本身结构重量相对较轻,因此在面对大风力或者其他复杂情况时,其稳定性也较差。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控性好,抗风能力较强,稳定性好,性能较高的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留无人机抗风能力弱、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控性好,抗风能力较强,稳定性好,性能较高的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包括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飞行控制组件、风速风向传感器、系留线缆及系留综合控制组件,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连接在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底部,所述飞行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内,并与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和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系留线缆一端与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连接;所述系留综合控制组件包括系留综合控制箱、转轴、驱动电机和转轴控制器,所述转轴、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转轴控制器均设于所述系留综合控制箱内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控制器和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系留线缆另一端穿过所述系留综合控制箱连接在所述转轴上。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通过利用风速风向传感器能够及时测出风速和风向,并将测出的风速和风向信息发送至飞行控制组件,由飞行控制组件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实时调整飞行姿态,以抵消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飞行过程中的风阻,通过利用转轴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驱动转轴正向或反向旋转,以带动系留线缆上升或者下降,从而调整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的飞行高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垂直起降式系留无人机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而且易于控制,抗风能力较强,稳定性好,有效提高了系留无人机系统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组件包括机身、主机翼、主旋翼、连接架、尾翼和尾推螺旋桨,所述主机翼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的两侧壁上,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且所述连接架上转动连接有所述主旋翼,所述尾翼为梯形结构,且所述尾翼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尾端,所述尾推螺旋桨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身尾部,所述系留线缆的一端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利用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机身底部,所述飞行控制组件设于所述机身内部,并与所述主旋翼和所述尾推螺旋桨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无人机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可控性好,稳定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1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摩擦焊去飞边刀具及搅拌摩擦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作弊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