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粉末料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0599.7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别国荣;肖瑶;唐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德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14 | 分类号: | G01F23/14;G05D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粉末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粉末料位检测装置,包括PLC/DCS控制器、两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两个压力变送器、两个快切阀、两根取压管、两个沉降罐,PLC/DCS控制器分别与两个压力变送器及除尘器灰斗下部的调节蝶阀相连,每个压力变送器与一个沉降罐相连,每个沉降罐连接一个快切阀,每个快切阀连接一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每个快切阀安装在一根取压管上,两根取压管分别安装在除尘器灰斗上,两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分别与外部气源相连。通过两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检测压力相减,并进行计算,可得出在高料位以上的实际料位置,为DCS/PLC提供数据,从而实现循环灰的自动控制。该装置应用于高料位以上的位置,当实际料位低于高料位时,容易发生事故,调节蝶阀开度变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粉末料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脱硫除尘过程中,湿法脱硫、半干法脱硫中,常常会脱硫除尘灰料位进行检测。这种料位的检测通常采用在仓顶/罐顶设置雷达料位计。根据灰的介质组分、因素(包括颗粒大小,灰的温度)进行选型,雷达料位计在选型上不断改进,采用高频式、抛物线式及带吹扫等。满足工艺的要求。常规罐/仓采用雷达料位计测量示意图,如图1所示。
但在目前比较流行的CFB脱硫除尘系统中,储存仓的仓顶是除尘器,下面是灰斗,顶部无法安装料位计,也就无法知道灰斗中灰料位。该流程中灰斗中的脱硫灰需要循环利用,脱硫灰(碱石灰与硫酸钙、亚硫酸钙混合物)通过卸灰调节蝶阀返回至脱硫塔中再次使用。在灰斗侧面每隔0.5米安装低料位开关3个,分别设为低低报警L,中低报警LL,超低报警LLL。正常运行过程中,正常运行时调节蝶阀开一定开度将循环灰利用流化风吹至吸收塔,一旦产生报警,人工手动调整调节蝶阀的开度变小,中低报警报时候,调节蝶阀的开度更小。实际上生产过程中根据吸收塔二氧化硫的含量,脱硫后二氧化硫的含量,以及灰斗料位,来调节蝶阀的开度。该工艺流程需要保证灰斗有料位且不能料位为空。如果没有料位,或灰卸空,流化风会直接进入灰斗,造成事故。由于实行的是开环控制,这就需要操作员工时刻盯住操作屏幕,人工调节蝶阀的开度。还不能根据脱硫的实际需要调节灰量,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流化床CFB脱硫除尘系统对灰斗检测料位尤其重要,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固体粉末料位检测装置,检测灰斗中脱硫灰(循环灰)的料位,可以测定料位的高度,而且根据料位的高低,闭环调整调节阀的开度,且通过检测脱硫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料位构成双闭环调节,引入脱硫前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构成前馈,整个装置构成前馈-双闭环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精确调节调节蝶阀的开度,保证循环灰的充分利用。因此,准确测量灰斗料位,既可达到节能增效,也可以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原理来实现:
一种固体粉末料位检测装置,包括PLC/DCS控制器、两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两个压力变送器、两个快切阀、两根取压管、两个沉降罐,其特征在于:PLC/DCS控制器分别与两个压力变送器及除尘器灰斗下部的调节蝶阀相连,每个压力变送器与一个沉降罐相连,每个沉降罐连接一个快切阀,每个快切阀连接一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每个快切阀安装在一根取压管上,两根取压管分别安装在除尘器灰斗上,两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分别与外部气源相连。
所述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由流量调节器和压力控制器组成,流量调节器和压力控制器相连,流量调节器与快切阀相连,压力控制器与外部气源相连。
为了便于计算,两根取压管在除尘器灰斗上安装的取压口竖直方向相差0.5-1.5米,一般取1.0米。
通过两个补偿性压力检测构件检测压力相减,并进行计算,可得出在高料位以上的实际料位置,为DCS/PLC提供数据,从而实现循环灰的自动控制。该装置应用于高料位以上的位置,当实际料位低于高料位时,容易发生事故,则调节蝶阀开度变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罐/仓采用雷达料位计测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德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德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0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