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肥料发酵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15729.8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龙;周如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利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17/964 | 分类号: | C05F17/964;C05F17/986;C05F17/971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戴立亮 | 
| 地址: | 734500 甘肃省张***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肥料 发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料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安装有正反电机,且正反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下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螺旋叶片的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中,正反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和传动杆转动,从而使螺旋叶片旋转,可以将发酵物向上旋转翻滚,使发酵罐内部有机肥料搅拌更加充分,提升有机肥料混合发酵效果,电机反转可以带动螺旋叶片反转,出料口内部的螺旋叶片可以将物料导出,防止物料堵塞,方便出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料发酵罐。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亦称农家肥料,凡以有机物质(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作为肥料的均称为有机肥料,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沼气肥等,具有种类多、来源广、肥效较长等特点,有机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状态,作物难以直接利用,经微生物作用,缓慢释放出多种营养元素,源源不断地将养分供给作物,施用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地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一些有机肥料发酵罐,在发酵过程中一些混合物容易沉淀,不便于有机肥料的均匀混合发酵,部分有机肥料比较粘稠,导致出料困难,同时,有机肥料从进料口进料时,灰尘较多,尘土飞扬,不方便工人加料,防尘效果较差,灰尘也影响工人健康。
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有机肥料发酵罐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机肥料发酵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料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安装有正反电机,且正反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下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螺旋叶片的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透气阀。
优选的,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水箱,且水箱上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连接有导水管,且导水管贯穿罐体一侧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安装有斜挡板。
优选的,所述罐体下端内壁设置有环形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安装有密封盖板,所述罐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罐体一侧开设有玻璃窗。
优选的,所述罐体下端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腿均匀对称分布在罐体下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罐体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杆和螺旋叶片的配合使用,可以防止有机肥料混合物沉淀,使发酵物均匀发酵,并且方便发酵物的出料导送,正反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和传动杆转动,从而使螺旋叶片旋转,可以将发酵物向上旋转翻滚,使发酵罐内部有机肥料搅拌更加充分,提升有机肥料混合发酵效果,电机反转可以带动螺旋叶片反转,出料口内部的螺旋叶片可以将物料导出,防止物料堵塞,方便出料。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箱、水泵、导水管、雾化喷头和斜挡板的配合使用,在发酵罐进料时,有良好的防尘效果,斜挡板可以避免物料直接下落,起到缓冲作用,也可以避免扬起过多灰尘,同时水泵可以将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将导水管由雾化喷头喷出,起到降尘作用,减少灰尘,方便工人装料,也避免了灰尘影响工作人员健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利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利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5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