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气流分配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5864.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飞;胡大硕;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秦蕾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气流 分配 | ||
一种多孔气流分配板,其用于尾气后处理封装中,以将排气均匀地分布于载体的入口端面;所述多孔气流分配板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周边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用以焊接于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壳体中,所述主体部包括沿气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隆起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设有若干气流通孔,所述隆起部的外围和/或所述隆起部上设有环形凹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隆起部的外围和/或所述隆起部上设有环形凹槽,多孔气流分配板在受热后沿径向膨胀,所述环形凹槽处会降低结构的刚度,释放热变形,进而降低热疲劳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气流分配板,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将发动机的排气比较均匀地分布于载体的入口端面,现有的尾气后处理封装通常设有位于载体上游的多孔气流分配板。在一些应用中,由于多孔气流分配板相对靠近发动机,其容易因受冷热冲击而产生热疲劳裂纹,导致产品的耐久性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热疲劳风险的多孔气流分配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气流分配板,其用于尾气后处理封装中,以将排气均匀地分布于载体的入口端面;所述多孔气流分配板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周边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用以焊接于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壳体中,所述主体部包括沿气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隆起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设有若干气流通孔,所述隆起部的外围和/或所述隆起部上设有环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凹槽包括位于所述隆起部的外围的第一环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隆起部和所述翻边部的结合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凹槽包括位于所述隆起部上的第二环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沿与所述气流方向相反的方向成型在所述隆起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是由冲压所述隆起部而形成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气流分配板呈圆盘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隆起部的外围和/或所述隆起部上设有环形凹槽,多孔气流分配板在受热后沿径向膨胀,所述环形凹槽处会降低结构的刚度,释放热变形,进而降低热疲劳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气流分配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3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多孔气流分配板100,其用于尾气后处理封装中,以将排气均匀地分布于载体(例如,柴油氧化催化剂)的入口端面。所述多孔气流分配板100呈圆盘状。所述多孔气流分配板100包括主体部1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1的周边的翻边部2。所述翻边部2用以焊接于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壳体中。所述主体部1包括沿气流方向A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隆起的隆起部11。所述隆起部11设有若干气流通孔12。所述隆起部11的外围和/或所述隆起部11上设有环形凹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5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烧制建盏的电窑炉
- 下一篇:胎基布接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