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治疗用按压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3207.5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韦;高萌;李芳;吴莹;荀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10003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治疗 按压 止血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临床治疗用按压止血装置,属于按压止血技术领域。该一种临床治疗用按压止血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连接带和锁止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螺纹柱、弹簧、压块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连接架滑动连接,所述压块穿过所述第二弧形板,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一端与所述压板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柱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螺纹连接。总体上,首先实现了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其次实现了对压块的按压力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按压止血装置的适配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压止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临床治疗用按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对患者采用多种治疗的方式,其中就包括抽血、穿刺等一些治疗方式,不管是在抽血还是在穿刺治疗以后,都需患者自行按压止血,可是有些时候需要很长的按压时间,才能实现止血,这样不仅使得患者疲劳,而且按压止血的效果还不能保证,经常会出现淤血的情况,但是传统使用的按压止血装置又不便于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也不便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调节按压的力度,使得传统使用的按压止血装置的适配性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临床治疗用按压止血装置,旨在改善传统使用的按压止血装置的适配性低下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床治疗用按压止血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按压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连接带和锁止件,所述第一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板下方,所述连接带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板一侧连接,所述连接带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弧形板插接在所述锁止件内部,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弧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螺纹柱、弹簧、压块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二弧形板上方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上部与所述连接架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块下部穿过所述第二弧形板上方,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压块上方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压板下方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一端与所述压板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柱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螺纹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放置在需要按压的位置周围,连接带一端与第一弧形板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弧形板与锁止件插接,因此在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连接带和锁止件的配合使用下,再利用连接带为软质材质的特性,实现了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的距离的调节,也就是根据患者体型进行适配,调整好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后,压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实现了张紧和下压,在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节按压的力度,在螺纹柱和压板以及连接架三者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压块的下压,实现了按压力度的调节,总体上,首先实现了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其次实现了对压块的按压力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按压止血装置的适配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板两侧设置有滑槽和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部,一个所述滑板与所述连接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滑板与所述锁止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滑槽和滑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对连接带位置的调节,更好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可以更广泛的适应不同的患者,进一步提高了按压止血装置的适配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带间隔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为倒刺形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进行调节时,是通过连接带与锁止件之间的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进行限位的,因此设置了凸块可以更好的配合锁止件的锁止功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锁止件包括外框架、锁止板和锁止弹簧,所述外框架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带滑动插接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锁止板两侧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锁止弹簧一端与所述锁止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锁止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板抵在所述凸块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3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容器密封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滑板车用充电口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