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3429.3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公平;倪宏涛;姚鹏程;黄运;陈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1F7/04;E02D37/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防护 被动 隔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隔离结构,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防护隔离结构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构可靠、造价低廉且能够融入周边环境的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所述的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包括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固结安装系统和环境生态改善系统,所述的固结安装系统插接在需要布置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地区的相应地基内,所述的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通过所述的固结安装系统固定的支撑在所述的地基上;根部植入下部土壤中的环境生态改善系统位于地面以上的分部攀附在所述的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上,或者独支在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动隔离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防护隔离结构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被动防护网是一种用于防护边坡滚石的结构,通常布置于边坡坡脚部位,目前常用的被动防护网的结构特征如下:1)由防护体、基础加固系统和边坡加固系统三部分组成;2)防护体包括主杆和钢筋网;3)基础加固系统包括混凝土基座、垫片、锚筋,垫片与主杆、垫片与锚筋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4)边坡加固系统包括锚杆和连接绳,主杆与锚杆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该结构的优点为:1)包括基础加固系统和边坡加固系统两套加固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好;2)包括了钢筋网两道防护网,防护效果较好。该结构的主要问题:1)基础为混凝土、主要构件为厂房定型产品,价格昂贵,不太适用于一般防护工程;2)未融入周边环境,景观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造价低廉且能够融入周边环境的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所述的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包括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固结安装系统和环境生态改善系统,所述的固结安装系统插接在需要布置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地区的相应地基内,所述的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通过所述的固结安装系统固定的支撑在所述的地基上;根部植入下部土壤中的环境生态改善系统位于地面以上的分部攀附在所述的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上,或者独支在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的内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包括支撑立柱组件、防护隔离骨架组件和防护隔离组件,所述的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通过所述的支撑立柱组件与固结安装系统连接,所述的防护隔离骨架组件通过所述的支撑立柱组件支撑,所述的防护隔离组件布置在所述的防护隔离骨架组件上;所述的环境生态改善系统位于地面上的部分独支在防护隔离组件的内侧,或攀附在所述的防护隔离组件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支撑立柱组件包括多根直径不小于100㎜的钢管,各根所述的钢管沿需要布置生态防护被动隔离结构地区相应地基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的顺序布置,所述的防护隔离骨架组件顺序的布置在各根钢管之间。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的钢管内还布置有环境生态改善系统的藤木植物,所述藤木植物的根部植入下部土壤中,所述藤木植物的中上部从顶部穿出所述的钢管。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防护隔离骨架组件为顺序的布置在相邻两根钢管之间的多组骨架钢筋网,所述的防护隔离组件布置在相应位置处的骨架钢筋网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防护隔离组件为顺序的布置在相应位置处的骨架钢筋网上的细孔钢筋网,所述的环境生态改善系统位于地面上的部分独支在细孔钢筋网的内侧,或攀附在所述的细孔钢筋网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固结安装系统包括固定支撑筒环和插接锚杆,埋入地基表面以下L深的所述固定支撑筒环通过插入地基内的插接锚杆固定在相应位置处的地基内,支撑防护隔离骨架系统的各根钢管的下端伸入地基表面以下的相应深度后插接在相应位置处的固定支撑筒环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环境生态改善系统还包括灌木,所述的灌木沿细孔钢筋网长度方向顺序的布置在相应细孔钢筋网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3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可弯曲的软膜天花
- 下一篇:一种智能存取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