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线折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9476.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8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翔;罗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唐芳芳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线 折弯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线折弯系统,包括旋转工作台、上料单元、折弯单元、下料单元、支承板和吸盘。旋转工作台包括转盘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于转盘并可带动转盘转动。上料单元、折弯单元及下料单元沿转盘的旋转方向顺序设置,上料单元、折弯单元以及下料单元分别具有上料工位、折弯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支承板安装于转盘上,转盘可带动支承板依次转动至上料工位、折弯工位及下料工位。支承板开设有用于容置排线的限位槽,以限制排线在平行于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的运动。吸盘安装于限位槽的底部,吸盘用于限位排线,以限制排线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平面。本折弯系统能够高效地对排线进行折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线折弯系统。
背景技术
排线,也叫软性电路板,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轻薄、占空间小等优点,因此,在电子产品中,不同的电子部件之间通常采用排线来实现通电和通信连接。在将排线安装到电子设备上时,一般需要对排线进行提前折弯。
大多数的排线折弯系统都是将排线固定于载具上,通过转动载具来使排线依次经过一个或多个弯折工位,从而通过弯折设备来对排线进行折弯加工。然而,在现有的排线折弯系统中,排线通过夹持件固定于载具上,操作繁琐,且需要人工进行定位,难以实现自动化。尤其是在上料以及下料时,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花费在装卸排线上,影响加工效率。因此,现有的排线折弯系统还不足以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排线折弯系统,以解决排线折弯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线折弯系统,包括旋转工作台、上料单元、折弯单元、下料单元、支承板和吸盘。旋转工作台,包括转盘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并可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上料单元、折弯单元以及下料单元,沿所述转盘的旋转方向顺序设置,所述上料单元、所述折弯单元以及所述下料单元分别具有上料工位、折弯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支承板,安装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可带动所述支承板依次转动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折弯工位以及所述下料工位;所述支承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置排线,以限制所述排线在平行于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的运动;吸盘,安装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所述吸盘用于限位所述排线,以限制所述排线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本排线折弯系统的旋转工作台能够带动支承板依次转动至上料工位、折弯工位以及下料工位。当支承板转动至上料工位时,上料单元将排线放置到限位槽内,限位槽的侧壁能够限制排线在第一平面内的运动,同时,通过吸盘产生的吸力即可将排线定位。而且吸盘能够柔和地吸持排线,从而降低排线被刮伤的几率,另外吸盘的吸力可以轻易解除,吸力解除后排线可以马上从支承板上取下,从而加快排线折弯系统加工流程。接着,支承板转动至折弯工位,折弯单元对排线进行折弯操作。最后,支承板转动至下料工位时,吸盘的吸力消失,下料单元能够轻松取出排线,完成下料。完成下料后,支承板转回上料工位,进行下一个排线的折弯加工循环。本折弯系统的旋转工作台带动支承板转动至不同的加工工位,能够减少搬运排线的时间。而且,在上下料时,排线的装卸操作简单,能够节省加工时间。因此,本折弯系统能够高效地折弯排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物料感应器,所述物料感应器朝向所述下料工位,所述物料感应器可检测所述支承板上所述排线的存在状态,所述物料感应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启停。
通过设置物料感应器,能够检测支承板上的排线的存在状态。当所述支承板转动至所述下料工位时,物料感应器检测到支承板上没有排线,物料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启动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带动转盘转动,使得支承板同步转动至上料工位,从而避免出现叠料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扫码枪,所述扫码枪朝向所述上料工位,用于对所述支承板上的所述排线进行扫码,所述扫码枪电性连接有存储器。
通过扫码枪对排线进行扫码,进而记录每件物料的信息,进而上传至存储器中,在后续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厂家能够进行产品的质量追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9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型防火隔震橡胶支座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复合高纤维面点的多腔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