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腺癌术后可调节角度患肢抬高垫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6433.4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1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杨;江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腺癌 术后 调节 角度 抬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可调节角度患肢抬高垫,包括臂托、与臂托外端部相铰接的底板以及设于臂托上的海绵垫,所述臂托与底板之间设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结构;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铰接在臂托与底板相对面上的T型接头伸缩杆以及铰接在T型接头伸缩杆上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通过驱动结构与底板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可对患者的手臂实现抬高支撑,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抬高角度根据护理要求灵活调节,可保证按摩护理和促进淋巴回流的作用,保证较好的术后护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可调节角度患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乳腺癌外科治疗首选手术,手术范围包括乳腺原发肿瘤的处理和区域淋巴结的处理。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乳房全切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是其术后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有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活动障碍、感觉异常、臂丛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其中,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不仅可造成患肢功能障碍、身体外观改变、反复感染,还可使患者长期感觉疲乏无力,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淋巴水肿发病后多呈自行加重的趋势,且一旦形成重度水肿后,很难治愈,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采取及早、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预防患肢水肿通常由人力帮忙抬高手臂,或者在手臂下方垫枕头等原始方法,这些方法费时费力,而且也有可能因为抬高的高度不够而使按摩和促进淋巴回流的作用大打折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可调节角度患肢抬高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可调节角度患肢抬高垫。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乳腺癌术后可调节角度患肢抬高垫,包括臂托、与臂托外端部相铰接的底板以及设于臂托上的海绵垫,所述臂托与底板之间设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结构;
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铰接在臂托与底板相对面上的T型接头伸缩杆以及铰接在T型接头伸缩杆上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通过驱动结构与底板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铰接在滑动杆端部的滑座以及开设在底板上的滑动轨道,且滑动轨道与滑座滑动配合,还包括设于底板内的丝杆以及啮合在丝杆的外部与滑座底部相套接的丝母,所述丝杆由电动或者手摇驱动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臂托的顶部呈凹陷状,且臂托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凹槽,方便海绵垫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海绵垫的两端对应臂托的两侧凹槽处分别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束带,使得海绵垫稳定固定在臂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海绵垫的两端对称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采用魔术贴或者纽扣固定,用以固定患者前臂,防止患者夜间入睡时患肢从抬高垫上滑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海绵垫由内芯、内罩以及外罩组成,所述内芯为海绵体,柔软海绵,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内罩由防水材料制成,套在内芯外,防止引流液污染海绵,也便于清理,所述外罩采用棉布制成,套在内罩外,增加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便于清洗消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臂托和底板均采用防滑PE板制成,重量轻、耐磨、抗冲击,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6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