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片自动贴片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3350.3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4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郁涛;刘阳;李黎;龚希;霍芳;邹晏;葛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片 自动 封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片自动贴片封装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滴胶装置、封胶装置和干燥装置,滴胶装置和干燥装置均设置在固定板上,涂片自动贴片封装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输送带、滴胶装置、封胶装置和干燥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依次对玻片进行滴胶、封装和干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制作成本较高、易产生气泡和功能简单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封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涂片自动贴片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玻片标本检测是生物研究实验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实验操作手段。玻片标本通常由标本、载玻片和盖玻片组成,在制作玻片标本时,标本需要放置在载玻片上,在标本上滴加封片剂后再将盖玻片盖在放有标本的载玻片上,样本经过上述封片步骤后会保持样本的颜色不褪色,便于保存更长时间。但现有的玻片标本制作多数依靠人工完成,需要不断进行重复性工作,人工成本较高,也易疲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而现有的封片机结构复杂,功能简单,仅仅只能完成简单的封片工作,同时易产生气泡,影响后续玻片标本的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片自动贴片封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依次对玻片进行滴胶、封装和干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制作成本较高、易产生气泡和功能简单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涂片自动贴片封装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滴胶装置、封胶装置和干燥装置,滴胶装置和干燥装置均设置在固定板上,涂片自动贴片封装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输送带、滴胶装置、封胶装置和干燥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滴胶装置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一设置在固定板上,支撑杆一上端通过横杆一设置有装有封片胶的储液盒,储液盒出口端设置有滴胶管,滴胶管上设置有磁控阀,滴胶管设置在输送带上方;
封胶装置包括支撑杆二,支撑杆二设置在固定板上,支撑杆二上活动设置有横杆二,横杆二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放置盒,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输出端通过升降杆与横杆二连接,横杆二上设置有滑动气缸,滑动气缸输出端通过滑动杆与封装头连接,封装头活动套设在横杆二上,封装头下端为弧形,且封装头下端设置有若干吸盘,吸盘与负压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封装时,将载玻片放在输送带上,输送带将载玻片输送至滴胶管正下方,控制装置打开磁控阀对载玻片进行滴胶,滴胶完成后关闭磁控阀,输送带继续将载玻片输送至封装头下方,此时的封装头已经提前通过升降气缸和滑动气缸的配合工作从放置盒中吸取了未使用的盖玻片,然后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杆使得横杆二以及封装头下降,盖玻片一端先接载玻片,此时断开负压装置,吸盘放开吸取的盖玻片,盖玻片从先接触的一端缓慢的依次盖在载玻片上,完成盖玻片释放的封装头再次通过升降气缸和滑动气缸调节至放置盒上方吸取干净盖玻片待用,最后输送带将玻片输送至干燥装置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干燥,并输送至相应位置保存。封装头下端呈弧形,因此设置在下端的多个吸盘形成的平面也是倾斜的,则吸取的盖玻片也会呈倾斜状态,这样在封装时,盖玻片有一端会先与载玻片接触,吸盘释放盖玻片后,盖玻片会从先接触端缓慢的依次盖在载玻片上,整个过程有序进行,有效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在滴胶装置中通过磁控阀进行开关,进行滴胶过程的控制;而升降气缸能够带动横杆二在支撑杆二上升降,滑动气缸能够带动封装头在横杆二上滑动,从而实现对盖玻片的吸取和释放,对载玻片进行封装工作;整个装置将待封装的载玻片放置在输送带上,然后依次进行滴胶、封装和干燥,一次便能完成封装工作,丰富了封装机的功能,且整个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约人力物力,便于装置的推广使用。
进一步,若干吸盘形成的连接面呈弧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盘形成的连接面呈弧形,使得吸取的盖玻片倾斜还能呈一定的弯曲状态,可参考图3,倾斜的盖玻片能够一端先接触载玻片,再依次盖住,能够有效减少气泡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3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压互感器分离式校验平台
- 下一篇:一种印刷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