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冲剪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2645.9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9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胜;王定胜;杜敏鹏;卢勇波;应晓伟;胡德亮;宋勇波;陈杰斌;李辉;陈瑞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6;B23Q3/06;B23Q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冲剪生产线,包括正向捆料装置,正向捆料装置用于实现钢管的单独连续传送,正向捆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抬料组件、分料组件和送料组件;剪切组件,剪切组件包括冲剪进料装置、冲剪机和冲剪出料装置;打磨检测打码总装,打磨检测打码总装设置在剪切组件后,打磨检测打码总装包括打磨检测打码支架、角度打磨装置、切口检测组件、长度检测组件、打码组件、夹紧输送组件和链板输送装置,打磨组件、切口检测组件、长度检测组件、打码组件在打磨检测打码支架依次设置;成品组件,成品组件用于将冲剪完成的工件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冲剪生产线,避免人工上料、冲剪质量高,且实现了对切口角度的打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冲剪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冲剪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钢管构件组焊时,首先其需要不同长度尺寸的钢管,另外,在钢管相交处需要保证钢管的切割表面质量,当切割表面质量差时会会形成焊缝缝隙较大且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焊缝质量,目前钢管冲剪切割大多材料火焰切割下料的方法进行制作,但这种方法精度不高,钢管切割表面质量较差。另外,在对大量的钢管进行冲剪时,一般需要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实现其冲剪、打磨等过程,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保证切割质量。另外,在钢管运输时,一般为多根钢管捆扎式运输,而在钢管切割时,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的钢管,一般为单根钢管依次进行切割,因此需要人工将捆扎的钢管分离成若干单根的钢管再放置到生产线中,相邻的钢管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空隙,效率较低。
目前市面也有一些冲剪生产线,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带压花切角冲剪机的铜母排自动化生产线”,其公告号CN 108907746 A,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贯穿冲剪机的冲剪工位并与打码输送线的一端对接,所述打码输送线上安装有打码机构,所述打码机构的一侧设有缓冲台,所述打码输送线远离输送线的一端与扫码输送线的一端对接,所述扫码输送线的另一端穿过双头铣圆角机构的工作区域并与下料分拣机构连接,本装置集成冲剪机构、打码机构、扫码机构以及铣圆角工序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铜母排生产的一体成型,无需进行人工分拣及转运,提高了铜母排的生产效率,但是针对捆扎的钢管分离成若干单根的钢管再放置到生产线中,相邻的钢管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空隙,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对大量的钢管进行冲剪时冲剪效率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冲剪生产线,避免人工上料、冲剪质量高,且实现了对切口角度的打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冲剪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正向捆料装置、剪切组件、打磨检测打码总装和成品组件,所述正向捆料装置用于实现钢管的单独连续传送,所述正向捆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抬料组件、分料组件和送料组件;所述剪切组件用于将工件进行冲剪,所述剪切组件包括冲剪进料装置、冲剪机和冲剪出料装置,工件自送料组件输送至冲剪进料组件中;所述打磨检测打码总装包括用于支撑的打磨检测打码支架、用于实现工件在打磨检测打码总装中输送的夹紧输送组件和用于将工件输出的链板输送装置,在打磨检测打码支架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对工件前后两端进行打磨的角度打磨装置、用于对工件两端的切口进行检测的切口检测组件、用于对工件长度进行检测的长度检测组件、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码的打码组件;成品组件,所述成品组件包括冲剪分拣辊道单线组、成品料架和用于下料的地轨机器人。在该技术方案中,正向捆料装置实现了捆装的工件的单根连续传送,传输连续不间断,效率高,避免了人工上料,冲剪组件通过冲剪机对工件进行剪切,再通过冲剪出料装置运至打磨检测打码总装中,打磨检测打码总装对工件依次进行打磨、切口检测、长度检测、打码、打码检测,校验合格的工件再从成品组件中收纳输出,而冲剪机对工件冲剪出来的切面存在一定的角度时,角度打磨装置转动移动的角度,对切口角度进行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2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铁路信号提速道岔操纵箱
- 下一篇:一种自动焊网机的横筋送料机构